唐国艳进村与村民交流。通讯员李森林陈丹琳摄
茂名晚报讯通讯员李森林陈丹琳记者林夏 在同事朋友眼里,唐国艳就像花儿一样娇美明艳,在信宜市水口镇赤坎村贫困户眼中,她却是独当一面的“女汉子”,带头为民办实事,引领群众奔康致富,致力使赤坎村由软弱涣散村转变成茂名地区知名的美丽新乡村。
2016年6月,信宜市红十字会的唐国艳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水口镇赤坎村开展扶贫工作。为了做好村里的扶贫工作,唐国艳遍访36户贫困家庭,常到贫困户家中讲解扶贫政策,在村上结了很多“穷亲戚”。
“她能吃苦,每一次进贫困户家中,她就忙活不停,详细登记贫困户信息,给贫困户安排好饮食起居,带他们整治卫生环境,询问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一位村干部说。从贫困户的言行中,细心的唐国艳能精准捕获到他们的诉求和期盼,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
贫困户的门槛踏过了一遍又一遍,唐国艳为贫困户解决一桩又一桩难事。赤坎村在家务农的贫困户有3户,为解决他们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遇到的困难,唐国艳协调多方力量,使2户参与蔬菜种植合作社,1户参与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019年,赤坎村贫困户家庭有劳动力22人(其中在校生1人),唐国艳变“授鱼”为“授渔”,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组织他们参加农业技能培训、适用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严格制定培训纪律,严格组织考核,并与企业对接,现已实现稳定就业率100%。
唐国艳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帮助全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农村要脱贫奔小康,只有念好"发展"经,在"发展"上作文章,才是全村的出路。”近两年,她与干部、群众努力共建赤坎:铺水泥路面、建电动抽水站、绿化美化河堤和村道以及群众居住庭院、建河堤公园、建宣传长廊、建设完善文体活动广场和灯光篮球场、铺设无线大喇叭全覆盖……
现在,从207国道线至村委会门口全长1.5公里、宽6米的路面建好了,从赤坎大桥至坡尾村0.3公里、3米宽的水泥路面也建好了,村民出行和农副产品外运都方便多了。整个乡村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此外,赤坎村“两委”与唐国艳还先后组织群众开展包茂高速和云茂高速公路征地、“三清三拆三整治”、落实“河长制”、创建并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向周边地区展示了赤坎的发展速度。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黄丽郑运为助力信宜市“巩卫创文”工作,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环境,近日一连几天,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