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新闻 梅江新闻 梅县新闻 兴宁新闻 大埔新闻 丰顺新闻 五华新闻 平远新闻 蕉岭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梅州新闻 > 正文

龙园赏石文博之路走过十年 龙岗街道让客韵文化持续沉淀,让滨水奇石浓墨施彩

来源:羊城晚报 2018-05-10 00:32   http://www.kcqsx.com/


龙园已成华南地区最大的观赏石交易基地

客家服饰展陈武远/摄

文/图 李薇 陈斌 陈艳

5月9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深圳)文博会龙园分会场暨‘一带一路\’国际玉石文化博览会”开幕。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作为文化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典范,自第五届文博会承办分会场以来,今年恰好走过的第10个年头。回首10年发展路,龙园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观赏石交易基地,龙岗区乃至深圳市独有的文化品牌。近年来,龙岗观赏石交易基地又率先进行市场化运作,为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逐步推动文化与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龙岗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游宇表示,今年龙岗将以“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为指引,阔步开启“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新征程,一方面要留住龙岗印记,留住青山绿水,让客韵文化持续沉淀,让滨水奇石浓墨施彩。

“石路文博”精品石鉴评大赛回顾与展望

有天然形成的“苏堤春晓”,有自然形成的一幅石头画,有大块精美的玛瑙原石,龙园搭载“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发展的动车,开创了赏石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这些来自大江南北、来自丝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石头,把自然的美聚集在龙园的方寸之间。

今年的龙园的“一带一路”深圳国际玉石文化博览会重头戏是“石路文博”精品石鉴评大赛。十年间,龙园平台展示了无数精品奇石,为奇石文化的持续宣传发挥了巨大作用。“石路文博”精品石鉴评大赛精品征集网络报名超过两千方,最终甄选出500方优秀作品进入展厅。

今年,龙园活动主题以回顾传承,发扬创新为起点,继续扬帆起航。特色石种龙园首秀经过多年积淀,在石界树立了南方展代表的地位。南方特色石种,通过龙园走向全国。68万元的“达摩”,33万元的“溪山图”,这些经典的成交高价让黄蜡石的画面石身价倍增。今年的“石路文博”精品石鉴评大赛上,有着更多画面石参展。其中潦河石、高凉彩玉和黄蜡石的分量最大,将领衔画面石,与海洋玉髓、黄蜡石、大湾石、长江石等上演一场精彩PK。

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出席了龙园分会场开幕式,央视也在龙园分会场现场随拍了“听蓝老说说石头”节目。同时,由《中华奇石》杂志设计制作的蓝老赏石书籍《天野石趣》也将在展会上首发。

此外,龙园“一带一路”深圳国际玉石文化博览会期间还将举行石文化起源——百色石器展,奇石“产业联盟及资源共享”商讨会、奇石摄影大赛等活动。

“茶马古道”的工具展示茶文化的魅力

除了龙园分会场,本届文博会在龙岗街道还有一场茶文化推广专项活动,将于5月11日上午在龙岗街道辖区的金融大厦开幕。由龙岗区茶叶流通商会承办的该活动点设有茶文化讲座论坛、茶艺表演、茗茶品赏、手拉壶现场制作、茶器茶具知识讲解、古法制茶工艺体验等。不仅是一个茶美学空间,更是一个茶文化交流中心,将打造一场茶文化的盛宴,让人们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特地从茶马古道沿线收集了部分古代茶马古道工具,让历史照进现实。并展出一大批名家紫砂壶作品,还会邀请国内知名书画家现场挥毫,以及全国茶艺冠军表演等。

从泥塑和服饰看客家文化源远流长

因为历史渊源,龙岗街道有着浓郁的客韵。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是数百年来岭南地区客家民俗和价值文化体系的载体。200年来,鹤湖新居罗氏“孕育”了十二代子子孙孙,他们安身立命,经国济世,生生不息。这里汇聚了说不尽的“中国故事”,有讲不完的“龙岗典故”。200年来,“龙岗罗”们海内外矢志不移的拼搏精神,呈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如今,鹤湖新居不仅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客家民俗博物馆,也成为龙岗区,乃至南粤客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客家建筑的活化石。

去年,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作为市级廉政教育基地,传播龙岗传统家风文化,以宣传传统家风来促进廉风建设,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这一传统基本道德规范作为廉政教育展览的主要内容,将家风文化中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正直处世、诚实守信等人文内涵,与现阶段在思想层面建立不想腐的“堤坝”的反腐倡廉新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展现龙岗先贤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革命志士言传身教的崇高风范、和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做人操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

今年文博会期间,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将推出“纯素质朴——馆藏客家服饰展”和“客家往事——刘沅声泥塑作品展”两个展览,通过展出表现客家乡土生活场景和民俗风情场景的系列组塑以及极具客家文化特征的服饰,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认识客家,将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来自梅州的泥塑艺人刘沅声人称“泥塑刘”。 他创作的系列客家泥塑作品荣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等荣誉称号。这次在鹤湖新居展出的作品再现了一些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客家风情风物,是对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一种理解和诠释,也是对传统美好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深情呼唤。

客家人勤劳俭朴的性格反映在服饰上就有“纯素质朴”的突出特点,客家服饰多用织布机织成的“家织布”缝制,面料主要是棉、麻等土布,少数富裕人家的服饰用香云纱或丝绸制作。款式风格上既保留了中原深衣大袍的浓厚特征,又融合了南方服饰透气凉爽的地域特点,色彩以蓝、黑等深色为主。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衫是大襟衫,裤是大裆裤,色彩低调,样式简单,重功能轻装饰,体现的是一种低调、简约、实用的生活美学,反映了客家人勤劳俭朴的传统品德。博物馆从馆藏百多件客家服饰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妇女服饰、男性服饰及儿童服饰进行展出,让游客从最普通的生活细节中了解客家民俗文化特质。

新闻推荐

梅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大楼部分楼层修缮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梅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大楼部分楼层修缮工程已由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以梅市发改审批函【2017】188...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龙园赏石文博之路走过十年 龙岗街道让客韵文化持续沉淀,让滨水奇石浓墨施彩)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