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酸奶前段时间销售火爆。
芒果酸奶、榴莲酸奶、椰子酸奶,酸奶里有各种水果,酸酸甜甜而且还是越南进口的。近期,这种越南酸奶凭借好喝的口感加上进口身份,在市场上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心。然而,近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这些来自越南的酸奶,并未获得准入批准。
市民:在水果店买的越南酸奶无中文标签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日前表示,目前广东暂未允许越南乳制品进口,市场上销售的“越南酸奶”均未获输华准入。中国和越南尚未就乳制品确认乳制品卫生证书,所以越南乳制品目前还不能进口到中国。
家住东平的市民郑小姐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惠州一些水果店开始售卖一种越南进口的酸奶,她家楼下的一家进口水果店就有卖。看着店里零食货架上这些口味众多的酸奶,郑小姐被吸引了。“这些酸奶有很多口味,比如榴莲、椰子和杂果等,口味比较丰富,而且是进口的,最关键的是比超市买的酸奶好喝。”郑小姐说,因为这种越南酸奶口感好,她买过几次来喝,尤其喜欢榴莲口味的酸奶,这种口味国内的酸奶品牌几乎没有。
郑小姐所说的这种酸奶,价格跟国内同量装的酸奶差不多,店家一般以10元4盒的价格销售。店家都未将酸奶放置冰箱保存,而是常温存放。郑小姐说,这些酸奶常温喝的时候是比较稀的,在冰箱冷藏之后质地会变得很浓稠。不过,郑小姐发现,这些打着越南进口旗号的酸奶,包装上只有越南文字,没有中文标签。“看过一次有生产日期什么的,后来买就没留意过了。”郑小姐说,这些酸奶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很多顾客买,她喝过几次也没啥事。
不过,看到这些越南酸奶是未经许可进入国内市场的新闻后,郑小姐再也不敢买来喝了。今日惠州网网友“锦白”发帖说,没想到在市场上买来的越南酸奶竟然是没有获得国家进口许可的,也就是说,这些酸奶是走私的,无论怎样,都是不敢再买来喝了。
店家:此前一直供货,如今断货已有半月
除了水果店、进口商品店有出售这种越南酸奶外,还有不少微商也在销售这些产品。
市民刘洋多次通过微商买过这种酸奶,她认为2.5元/盒的价格不高,而且味道不错,除了自己喝,也会给孩子喝,都没有出现过不适现象。“微信朋友圈很多人在卖这种酸奶,是比较火的产品。”刘洋说,她是跟一个认识的微商朋友买的,这个朋友告诉她,这些越南酸奶都是通过广西口岸进口的,能放心饮用。
而越南酸奶被指走私的消息发布后,记者发现,在国内某知名购物网站上绝大部分越南酸奶已经下架,鲜有售卖越南酸奶的商家。
记者近日走访市区一些进口水果店,发现越南酸奶已难觅踪影。记者来到郑小姐所说的水果店,店家说,店里的越南酸奶已经断货了,原因是进货商那里已经不供货了。记者追问什么时候有货,对方表示不清楚。麦地一家水果店的老板说,他们店里的越南酸奶已断货半个多月了,而店里的采购表示,并不清楚越南酸奶的进口渠道。
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没有接到查处越南酸奶的相关通知,也没有市民反映过越南酸奶的问题。如果市民在市场上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越南酸奶,可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
微言微议
M94sKY:不少国人一个莫名其妙的观点就是,进口的总是好的,哪怕是泰国越南来的也比国产好……
--久久九九:我喝过榴莲味的越南酸奶,其实挺不错的,但我不知道竟然是走私的,突然想起来有点小后怕。
小玖玖_九九:话说这种酸奶小卖部从来不冷藏,就常温放在架子上,保质期什么的也没人注意,乳制品这样放真的没问题么……只买过一次,以后也不想买了。
相关链接
进口是否正规 两招可识别
1 查看乳制品是否有中文标签。一般贸易途径进口食品都应当有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中文标签。
2 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进口食品业经检验检疫后,检验检疫机构会出具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可向经销商索要,以核对购买的进口乳制品信息。
相关新闻
越南酸奶抽检防腐剂超标乳酸菌低于安全标准
3月30日,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心对下架封存的越南酸奶进行抽样检验。抽检了43个样品后发现,越南酸奶中的山梨酸含量高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乳酸菌数低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
山梨酸超标、乳酸菌不合格对人体都存在危害。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山梨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能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产品保质期的作用,给食品的储藏、加工与销售提供了保障。山梨酸类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直接参与脂肪代谢,过量摄入山梨酸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
有的“越南酸奶”是中国产
江苏城市频道就越南酸奶来源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报道称,这些越南酸奶一部分是越南生产,经广西浦寨口岸由人工挑运入境。报道中,销售越南酸奶的商户称,目前通过人工挑运入境的越南酸奶数量十分有限,市场需求又十分旺盛,因此,他卖的“越南酸奶”就分成越南走私货和中国国产货两种,如果顾客需要大量批发越南酸奶的话,他可以提供一些中国国产货冒充。所谓国产货,其实是使用了越南酸奶的包装,却是中国国内一些企业甚至黑作坊冒牌生产的。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黄桃
新闻推荐
日免税黑店如何引游客入陷阱? 记者调查为您揭秘一些无良免税店骗中国游客上当受骗的利益链
本报采集随着出境赴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激增,近年来频频曝出中国游客上当受骗案例。虽然媒体多次报道日本一些免税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