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您要问吃货最怕什么?答案可能是吃坏肚子。近日欧洲杯赛事正酣,冷饮+撸串似乎成了球迷们熬夜看球的夜宵标配。一不小心,市民陈先生就吃坏了肚子,这几天上吐下泻,不得不去医院看病。有球迷朋友提醒他说:你不知道有个吃货险吗?吃货险,听起来很奇葩,但据说有人通过电话报案,只要病历、账单齐全,拿到过赔偿款。
网上推出看欧洲杯保健康的“吃货险”
记者从淘宝上搜索 “吃货险”,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华安保险等公司均推出此项业务,有的保险时间为3天、7天或14天,还有的为30天、一年。价格有9元/年、39元/年、8元/30天、40元/30天等不同价位。根据不同价格,可以看出针对的人群略有区别:过年聚餐、出游在外、应酬吃喝、熬夜看球等,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吃货险。
按照吃货险产品详情介绍,出生满28天~70周岁皆可投保,这属于个人急性病保障。有一家公司还打出这样的标语:四年一次欧洲杯,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陈先生用手机上网查了查,觉得挺有意思的:“还真能赔钱?这简直就是吃货的福音啊。”
记者咨询了解到,吃货险理赔比例也挺高的,门诊、住院费免赔100元,超过部分按85%比例给付,最高理赔1000元;如果是食物中毒身亡,可获得赔偿10万元。
很多人还关心理赔流程,其实也很简单,和汽车出险差不多,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提供索赔单据,一般是二级或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病历和发票,审核后就可以获得赔付款。
各种奇葩险种层出不穷
“这段时间,西瓜天天上头条,好多媒体都报道,吃了隔夜西瓜或者用保鲜膜覆盖的西瓜后出现了一些突发疾病,有的上吐下泻,有的直接昏迷。”市民王小姐说,看来有必要买个吃货险了。据介绍,吃货险从2015年就面世了。因为接地气,又符合好多吃货的需求,这个险种推出后,每天几乎可以卖2000多份,尤其是重大节假日一般能卖到3000多份。
还有网友发现,打开支付宝“我的保险”,可以发现各种奇葩险种:扶老人险、见义勇为险、医闹险、吃货险、手机碎屏险……除此之外,一些高危行业人群也有了专门的保险:例如针对医闹危险的医生职业险;针对事故现场易受伤害的传媒先锋险;还有经常加班压力大的金融白领险等。
在微博上,不少网友表示买过类似险种,保费不贵,买了安心。不过,也有网友持反对态度。有网友说,很多起着花里胡哨名字的险种,除了承保内容稍有创新外,主要承保责任还是换汤不换药,消费者没必要多花冤枉钱。
有业内人士表示,另类保险大多是将保险行为与理财产品关联,从保险性质来讲,险种的保障功能是第一位的,无论购买什么保险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本报记者李芳娟
新闻推荐
首日冲金:枪手头阵 孙杨兜底 中国队在开幕后第一个正式比赛日收获金牌可能性还是很大
▲孙杨在400米自由泳上已实现世锦赛两连冠。▲2012年奥运首金得主易思玲。▲2004年奥运首金得主杜丽。两位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