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少有人知道,70多年前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一支由日本作家组成的“笔部队”曾经充当日军“思想战”的急先锋,其成员遍布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地。这些表面上文质彬彬的“笔部队”,与穷凶极恶的“枪部队”互相配合,大肆煽动战争狂热,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打气。许多日本的知名作家都在 “爱国主义”口号的煽动下,堕落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吹鼓手、马前卒。他们蒙蔽不明真相的日本民众,煽动成千上万的日本军人充当法西斯的炮灰,更加剧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灾难和痛苦,成为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最为可耻的一页。
作者找到大量日文原版资料,并对不同来源的史料反复辨正研判
而对于这段日本作家助纣为虐的“思想罪案”,至今鲜有对他们的彻底清算。相反,在二战已经结束70多年的今天,日本右翼分子依然活跃在政治前台,诸多宣扬军国主义战争狂热的文艺作品又卷土重来,他们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手法与当年的“笔部队”如出一辙,诸如电影《永远的零》、《男人们的大和》、《太平洋的奇迹》等等。日本很多文艺家正继承当年“笔部队”的衣钵重操旧业,故伎重演发动歪曲历史的第二场“文化战争”,更加居心叵测地为军国主义招魂,不断误导未曾经历过那场灾难的新一代青年。如果不及时揭穿日本新老“笔部队”一脉相承、蛊惑人心的老把戏,不掀开那层遮羞面纱,只会使日本极右势力日益猖獗,更加肆无忌惮地篡改侵略历史。
作为从事历史创作的军旅作家,王龙认为自己有责任追溯厘清这段已被世人逐渐遗忘的日本侵华文学史。为此,他花两年时间创作完成了长篇纪实文学 《刺刀书写的谎言——— 侵华战争中的日本“笔部队”真相》。写作中,他尽力找到大量日文原版资料,并对不同来源的史料反复辨正研判,力争使作品具备文学文献的多重价值。
“笔部队”开路先锋很早就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法理”基础
在作者看来,日本“笔部队”的活动轨迹最早可追溯到明治维新。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 “国策”的形成过程中,早期一些启蒙主义思想家和作家如福泽谕吉、中江兆民、保田与重郎等人扮演了“笔部队”的开路先锋,很早就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法理”基础,在煽动侵华思想方面起了非常恶劣的作用。二战期间,更是日本文学史上空前的“暗谷”时代。明治以来建立起的日本近代文学,几乎被法西斯狂潮摧残殆尽,军部策划下的“国策文学”成为文坛主流。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军部立即在全军设置了军报道部,以空前阵容派遣随军作家、记者进入中国战场采访报道。
随着侵略战争的大规模推进,“笔部队”阵容也不断扩大。一大批日本作家、记者开赴前线进行“笔征”,他们明火执仗地鼓吹对华侵略,煽动日本国民对战争的狂热情绪。日本各大文学刊物也沦为宣传战争的竞赛场,争先恐后开辟特写专栏,为日本的侵略扩张摇旗呐喊,一时间日本文坛热闹非凡,作家各显身手,全方位服务于侵略“国策”。如果按照作品题材内容划分,这些“国策文学”具体包括 “兵队文学”、“满洲文学”、“皇民文学”、“宣抚文学”、“大陆开拓文学”等不同类型;如果按照作家身份划分,又分为 “军队作家”、“征调作家”、“转向作家”等不同类别。
伴随时代的进步,我们有必要从人类生命价值的整体高度重新认识战争危害。要想真正化解仇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就必须牢记侵略战争带来的警示,摒弃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更加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警惕重蹈扩张争霸的毁灭之路。 (龙 文)
新闻推荐
当地时间8月13日,中国选手董栋(右)、高磊在里约奥运会男子蹦床决赛中,分获银牌和铜牌。新华社发“我应该能算是伟大的蹦床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