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理财对大学生很重要。 本报采集
本报采集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出象牙塔的雏鹰,更是应该掌握理财这一技能。
2015年4月,由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谢琼安主持的《创新高 校 实 践 育 人 机制——— “大学生理财”实践育人机制的探索研究》课题(以下简称“课题”)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立项为高校课题。之后,该课题组在“理财育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
加强理论
调查学生现状普及理财知识
为了解现在的大学生理财状况,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进行走访调查、举办多场座谈会访谈等,详细地收集、记录和了解、掌握大学生理财的状况及大学生对理财提出的许多看法、困难、要求与建议等。
与此同时,该课题组专门成立“大学生理财社团”,由52位在理财方面志趣相投的大学生组成。在微信上还建立了 “大学生理财群”。课题组以“大学生理财社团”和“大学生理财群”作为传播媒介,宣讲普及理财知识和技能,开展理财知识大阅读活动,形成浓厚的理财舆论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财教育,逐步扩大影响力和理财普及面。
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专业理财的魅力,课题组邀请了知名理财师举办系列理财讲座。如邀请国际金融理财师叶学文主讲《理财———让生活更美好!》讲座、理财专家闫秋生主讲 《股票的故事》讲座等。这些精彩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不少同学还激动地写下了心得体会。
探索实践
“理财育人”初见成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据悉,该课题组老师组织“大学生理财社团”全体成员到金融公司“拜师学艺”,如到广东弘安资产管理公司、惠州德志集团、深圳前海海润并购企业惠州分公司等参观学习,同学们在参观中提问、交流,收获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理财知识和实际操作程序、技能。回校后,每个同学都写出了深刻的心得体会。
积累了理论基础,实践势在必行。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理财社团”组建了“理财模拟公司”,进行了系列的网络虚拟理财,以积累实战经验,获得真知灼见的理财知识和技能。
此外,该课题组成员在知名理财师指导下对“大学生理财社团”成员进行了实战理财指导,并在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等。如今,该课题组通过“大学生理财社团”进行各项“理财育人”,初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社会上得到了肯定和赞誉。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成长、就业、创业,也开创了我国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新篇章!本报记者周婷婷
新闻推荐
游客在平安山景区门前合影。本报采集“520”谐音“我爱你”,还在愁着如何跟您爱的人来一场动人的告白?来平安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