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体质较弱、容易感冒发烧的小朋友开始让父母格外操心起来。除了去医院打针吃药,打着“无副作用,可治疗多种小儿常见病”招牌的小儿推拿店让部分家长找到了“捷径”。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小儿推拿行业火爆的背后,其从业人员的资质却并不规范。网上甚至出现了小儿推拿师资格证代考、保过、拿证“一条龙”服务。相关部门则表示,此类培训证书只证明培训经历,与职业(执业)资格无关。
孩子的健康无疑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提升,家长们对孩子的健康也越来越在意。感冒发烧最常见的方式无非就是打针吃药,可是很多家长会觉得药物的副作用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打着“无副作用,可治疗多种小儿常见病”招牌的小儿推拿店得到了部分家长的青睐。可是,这随处可见的小儿推拿就真的管用吗?小儿推拿行业火爆的背后,却不见从业人员资质的规范,笔者以为,小儿推拿还需谨慎。
近年来,仿佛只要挂上“健康”牌,任何商品都能畅销,保健食品、药品,推拿、理疗,只要宣称无“副作用”那么就足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小儿推拿行业的火爆,网上更是出现了小儿推拿师资格证代考、保过、拿证“一条龙”服务。笔者以为,资格证“保过保真”的背后,暴露的是行业监管的漏洞,资格证审批的宽泛,以及家长安全意识的缺失。
小儿推拿行业乱象的背后,是行业标准和规范体系的缺失,监管失语,相关部门成了甩手掌柜和看客。要想让行业向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行业的“自我美容”是必须的。相关部门必须重拳出击,建立起一个长效的监控、监管办法,加强对相关行业的长期监管。作为家长更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提升对推拿师资格审核的意识,切莫盲目跟风。
正所谓关心则乱,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更应该理智,更应该相信正规科学的力量。(本版文字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新华时评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个冬天,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长江沿线也寒冷异常。饱而知人之饥,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