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被人称为“多事之秋”。同时,秋季也是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关键时期。
润燥养肺防感冒
中秋时节,日夜温差变化大,这种凉热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
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秋季气候干燥,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饮食有节护肠胃
节日期间,一些家庭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吃饭时就会出现 “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的现象,严重影响胃肠功能,甚至引发胃肠疾病。
打好保“胃”战
首先要掌握饮食的量和度,尤其是中秋“主角”——— 月饼。同时注意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多增加酸性食物,少进食辛辣、生冷食物。其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容易让生活变得没规律,这对肠胃是一种隐性的伤害。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做到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对于外出旅行的朋友,合理的行程很重要,要注意不同地方温差的变化,保护好肠胃。
提高警惕防中毒
许多人觉得秋天天气凉爽,食物不容易变质。节日期间许多家庭往往做菜较多,经常剩下留作后几天吃,这样一来食物极易发生变质或生成大量细菌。这些变质食物,如果再吃或消毒不彻底就会使人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必须停止食用可疑变质食品,不吃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食品,剩余饭菜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已经变质的食物最好不吃,防止食品生熟交叉污染。
新闻推荐
小班长有大担当 市下埔小学学生邱天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同伴
邱天是市下埔小学四(3)班班长,他不仅是老师的小帮手,还是同学们身边的“奥特曼”,他拥有一颗善良和勇敢的心,经常帮助有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