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罗韵/文 ■廖木兴/图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祖籍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以各种不同的传统风俗追思亲故。在广州,很多二代三代前就扎根在此的新广州人,甚至已经不再回祖籍地扫墓,这里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故乡。而广州作为国际通商口岸的历史悠久,在这座城市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也有来自异国他乡的漂泊者。
日前,广州越秀区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王海戈就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电邮。这封信是远在非洲的Nadine太太写的。约一年前,33岁的刚果外贸中介Nadine突发心脏病,在广州不治身亡。如今又值清明时节,在中国生活过多年的Nadine太太便给丈夫身故后帮助过他们一家的广州朋友们发来了感谢邮件。
时隔一年,Nadine一家曾租住过多年的公寓已经迎来新的客人,可是对于小区里的居民以及街道社工来说,这个外国家庭令人唏嘘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
新快报记者和Nadine生前的邻居、同乡和熟识的街道社工一起走访了他们一家曾住过的小区。这里的中外居民依然忙忙碌碌。连排的小吃店、药店长年挂着中英文并茂的招牌;停车场外,许多外籍贸易从业者从小面包车上卸下纸皮箱子,来回搬运着打包好的货物。
小区路边的矮灌木丛抽出嫩绿的新芽,不知名的粉红色小野花盛开其间。旧年的鲜艳落下成泥,滋润着新的春意又爬上枝桠,时而有步履蹒跚的老人牵着活泼跳脱的孩童从这里走过。季节轮转,花木盛衰,有人来过就有人离开。
去年5月份的一个凌晨,正值壮年的Nadine突然去世,所有熟悉他的人都猝不及防,留下了29岁、一直做家庭主妇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
家庭经济顶梁柱的崩塌,这对孤儿寡母无法继续在广州生活,更大的难题是,按照家乡习俗,Nadine的遗体不能被火化,必须完整地运回出生地。这期间的种种手续和费用,对于没有经济来源和存款、中文也不灵光的他们来说无异于登天。
困难时刻,Nadine一家租住处的街道工作人员、社工、邻居,纷纷伸出了援手,刚果人在广州的同乡会、商会也行动起来。
他们迅速自发组织起筹款活动,分工合作,联系航空公司和远在北京的刚果驻中国总领事馆。一个星期之内,他们筹集了五万多元人民币,足够支付遗体运输和母子两人的回国机票费用,也办理了所需的种种文件,把Nadine太太和孩子送上了回国的飞机。
全程跟进此事的王海戈接受采访说,虽然遗体完整运输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但是落叶归根的观念也得到许多中国人的理解。那种跨国界的热心和团结让他近一年以后依然印象深刻。
他还总结出一份外国逝者“落叶归根”的心得体会,希望借新快报的平台,让更多人普及这方面的知识,遇到有需要的情况可以给予帮助。·详见13/14版·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美国多名官员8日披露,朝鲜方面已经与美国方面直接接触并告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愿意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