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来鸿United States
孤独是一种自由,一种权利。
纽约有100万独居人口,是全美独居者最多的前三位城市之一,在曼哈顿区,一半以上的居住人口都独自生活。在纽约,单身的、离婚的、寡居的都十分普遍,而且也没觉得自己独居怎么不好,没觉得一个人住不找伴是缺陷。
我的邻居琳达现年51岁,在一家公关公司任公关总监,自己住一室一厅,隔三岔五通宵派对,虽然都是年过50岁的人了,但她依然单身至今并乐在其中。
“我一直自己住,没结过婚没生过孩子,这没什么大不了。我退休金丰富,我有自己的公司,我会开飞机,一切事情都自己打理。”她说。
Linda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颇为满意:“我不忧虑未来,回家后不用和人争厕所,想在浴缸里泡澡泡多久都行,没人指责我东西乱放,也犯不着与人争执,既不担心背叛也不会有‘空巢症\’。我的手机上有许多朋友,我们经常举办各种聚会,与许多已婚朋友相比,我的生活可谓无忧无虑。”
相比于不少疲于应付工作和家务的中产阶层家庭,纽约人都渴望独自生活,对单身生活方式乐此不疲:周末睡到自然醒,晚饭爱做不做,留出大把时间发展个人爱好,与好友聊聊电影、音乐和书籍。现在的网络便利,也更容易使用社交网络或者去咖啡馆酒吧发展社交关系——甚至比“群居”人群成果更丰厚。
就连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利嫩伯格也发表了报道认为,纽约可以一瞥独居时代是未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当今的独居人士相较以前更不容易为孤独感所折磨,因为社交媒体大行其道,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与人交流。
在纽约独居并不孤单,纽约显然是专为单身主义者设计的城市。
能够负担自己居所的年轻专业人士,更倾向于拥有家里的个体主导权,而不愿意与室友共居;三四十岁的单身人士并不愿意为了寻找人生伴侣而放弃独居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个人的、社交上的,以及两性关系上的);离婚人士以往的婚姻经历终结了他们对于浪漫爱情是幸福与稳定的基础的幻想;丧偶的老年人,为能够独自生活而感到骄傲,结交新的朋友、参与社交群体和活动,开始全新的生活。
在纽约“一人餐桌”是常态,精明的商家为单人食客定制座位和菜单,并鼓励员工格外细心地招待“一人食”的顾客。如果你一个人到餐厅,咨客会带你到吧台坐,这是种多赢的选择。你不用看着对面的空椅子别扭,还有调酒师陪你说几句话,坐你旁边的独食者可能还会跟你搭讪,而餐厅也不会浪费空间。
孤独是一种自由,一种权利,毕竟人们在各个阶段变换生活状态也依然变得司空见惯,单身、单亲家庭、成婚、分居、稳定的爱侣,以及最终又回归独自一人。
蔡仟仟
美国纽约
自由撰稿人
新闻推荐
对于喜爱SUV的人,总希望爱车除了拥有翻山越岭的本领,还能拥有穿行都市的细腻,由硬派越野世家出品的北京BJ20,就是这样一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