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国际新闻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本期话题 各国独特的职场文化

来源:新快报 2018-05-07 23:52   http://www.kcqsx.com/


Germany

德国: 千万别问别人薪水多少

63%的法国人和42%的英国人在谈论自己薪水时没有问题。而在德国,这个比例只有28%。

今年初,德国开始通过实施《推进薪酬结构透明法》。当初聊这则时事时,他爸就不住摇头,觉得这东西对企业文化和公司气氛有损无益。

几个月过去,我问他,有下属来打听其他员工的工资吗?还真没有。他个人也没有意愿要打听跟他同级别的其他同事的薪资细节。他和我观点一致——人领取自己认可的报酬并交换愿意付出的劳动就行了,人比人反而比出诸多烦恼。

不过这种想法或许并不代表多数人。因为在《stern》杂志的在线民意调查里,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薪水保密制度只是对雇主有利。

关于挣多少要不要说,还真是一个跨文化话题。在德国,比起其他不少欧盟国家,收入话题都更倾向于同事间的交谈禁忌。就有调查显示,63%的法国人和42%的英国人在谈论自己薪水时没有问题。而在德国,这个比例只有28%。

问题的另一面是,不愿意谈自己薪水的人,却未必不想知道同事挣多少。

其实劳工部推此新法的初衷,是为实现男女薪酬平等所做的举措。基于德国男女员工薪酬差异的存在,新法准许雇员从雇主那儿获悉与其工作相近的同事收入情况,以便了解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对待。

而另一边厢,雇主及管理层对这一法例则持怀疑态度。一个重要原因是,薪水透明导致羡慕妒忌恨,容易形成企业内部互相倾轧的不信任文化。

其实在现今的人力资源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薪资研究机构会定期提供不同行业及职位的工资水平报表,所以即使你不清楚邻桌同事的工资数字,但同行的大致水平幅度,还是有迹可循的。

这次推行的新法引发了普遍争论,但说到底,对现状暂未造成很大改变。

批评者认为,新法设下的诸多条框致使薪资透明不能落到实处。首先,法例只适用于雇员超过200人的企业(事实上实施法规所产生的大量官僚主义事务也是小公司无法承受的)。

其次,新法还规定一个前提,即至少有六个与你性别不同而职责描述相同的同事时,知情权才成立。

最关键还有一点,公司并无义务告知任何特定员工的个人收入,而只需告知与你工作相同的员工的工资中值或平均工资。注意,这里的“工资中值”指的是这一组工作内容相同的雇员中工资排在中间的数字,和平均数并非一回事。

这么些条框的设置,恐怕也是劳资妥协的一个结果吧。

海 萍

法兰克福

家庭主妇

北美来鸿

North America

美国: 懂得生活,更好工作

这一切,都建立在和团队定好的限期内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的基础上。

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和《财富》都曾分析过美国的千禧一代(即Millennials,约为出生在1980~2000年间)如何选择工作和雇主,共同的结论是工作生活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对千禧一代十分重要,许多年轻人甚至愿意放弃一部分的收入或者推迟升职以换取理想的工作时间。

我的工作不算传统的朝九晚五,而是有一定的季节性:忙碌的月份里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家常便饭,但也有相对清闲的时候。为了不让员工觉得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公司非常强调flexibility(灵活性):如果员工有自己想要工作外的追求,公司鼓励员工和自己的团队沟通,努力协调出时间完成自己的副业或爱好(比如每周某两天提前下班来参加副业的活动,再利用晚上或是周末完成工作)。

公司每周的newsletter也常常分享全国各地同事们的flexibility故事:在我们单位全职工作的同时,同事A是职业橄榄球联赛的拉拉队员,赛季时每周要训练三次;同事B是舞台剧演员,有固定的排练和演出;而最酷炫的同事C,正在为八月游泳穿越英吉利海峡做高强度的训练。

当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和团队定好的限期内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如果在某些第二事业或生活追求实在没有办法同时进行,公司也允许员工保留20%的薪水暂时离岗一个月。

美国年轻人对健身也相当狂热:健身房的营业时间一般是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而清晨的人一点也不少。在我们朝九晚十一的忙碌月份里,我的团队里就有两个同事坚持每周两次早上五点多起床健身。

健康的员工能提高生产力,于是很多公司也给员工提供健身上的协助。

许多在硅谷的科技公司总部里自带健身房,员工们上班前下班后运个动洗个澡神清气爽,说不定转头就回去接着写代码了。而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办公楼里拥有硕大的健身房有些奢侈,有些公司便建一个瑜伽房,每天下班后提供免费的瑜伽舞蹈课。

我们公司则是用一个积分系统:每次运动完后把这次运动录入系统可以积五分,而其他有益身体的行为(比如体检、咨询营养师等等)都可以积分,然后可以把分数换成各大品牌的购物卡(一积分换一美元),一年上限是五百美元。拿着这认真锻炼的回报在喜欢的牌子买买买,幸福感大概真比年底收到五百块奖金高。

时诗雨

美国洛杉矶

上班族

枫国侧记

Canada

加拿大: 要员工感恩,先向他们致谢

我们校办公室总是想着法儿向老师致谢。

加拿大企业很重视员工的吃喝玩乐,本来么,把员工伺候好哄开心了,大家干起活来才有劲嘛。

我们校长可谓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对“吃文化”尤其情有独钟。每年学期结束,他都自费请我们去他家吃一顿,从买材料到烹饪,主要靠他和他太太一手操办,他服侍我们那股殷勤劲儿,一点不像是个领导,让我们感到怪温馨的。

平时,我们也能听到学校广播通知:“员工休息室有食物,请大家前往享用。”所以搞得我有时把带去的午饭又带回家当晚餐。

话说回来,加拿大到底是块多元调色板,企业就像是一个迷你联合国,各色人种都有,企业行事都得照顾到不同族裔的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我注意到,我们学校每次提供的食物不管是印度菜(我们校长是印度裔)还是本地菜,都会为素食者提供一份他们专用的餐,就连我们上校长家聚会,他也准备了素汉堡。

我们国际部肯尼老师就组织了“喝汤俱乐部”,隔周的星期五,在她的教室可享受向所有老师提供的一荤一素两种汤,也是顾及素食者。

除了吃喝,每年春假校长都会组织一次去北非的旅行,去年和今年去的都是埃及,因为去年回来的同事说不仅有看头,对教学也有帮助,所以有些去年未能成行的老师便要求校长今年再次组团。

其实我喜欢的不是我们学校的吃喝玩乐,而是空气里弥漫的“感恩”氛围。

我们校办公室总是想着法儿向老师致谢。每年教师节固定地给老师派糖(家庭自制果仁巧克力)、送咖啡、贺卡等等常规项目在此就不提了。还是说说学校去年的新主意吧,学生做了一些巴掌大小的粉红色卡片,上面写有每个学生的名字,贴得学校到处都是。我以为只有学生有,就没去领卡。没想到活动结束,我竟在自己办公桌上发现写有我名字的卡,原来学校也给我们老师每人做了一张。

我的上面写道:谢谢你的微笑和甜美的气质。我领导那张上面写什么我没问,但我想一定是充满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吧。她开心地说要拿来当书签用。

今年初我们国际部搞中国新年活动,借用了美术部的桌子、音乐部的话筒和戏剧部的剧场,活动结束后第二天,领导就派我去问所有给予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喜欢喝星巴克的哪种饮料,然后我和她一起买来并亲自派送到每个人手里,再次向他们致谢。我自己前不久帮助监考法语、英语和汉语的口试,事后也受到老师们再次致谢。

正是学校这样令人舒服的氛围,使得我们不愿轻易离开它。

青溪

加拿大温哥华

教师

英伦见闻

United Kingdom

英国: 不会喝酒买彩票凑份子 怎么做上班族?

如果你想更好地融入职场,先备好酒钱。

英国的一些企业文化与自身传统习惯相关。比如,英国拥有丰富的饮酒文化,“去酒吧”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与企业文化无缝接轨。

例如,每年办公室圣诞晚会上高级职员醉酒行为的故事,时有见诸报端!

在大多数公司里,同事们在周五晚下班后习惯外出“喝点儿”。他们觉得这样可以让工作和私人生活分开,通过在工作外,更悠闲、轻松的环境里,于手端酒杯的交谈中,彼此交流了解。

英国人对这种结合自己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是欣然接受,乐此不疲,每周至少一次!不要少看这一消费,除了不菲的酒钱,酒后不能驾车要支付的交通费,如果有孩子, 还要支付雇佣保姆的费用……这一花费已纳入他们日常固定支出。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更好地融入职场,先备好酒钱。反之, 如果你不融入其中,在平时工作中会“有孤独感”。

我有一朋友深谙此道,虽然天生对酒精过敏,新入职一大公司,为了尽快融入环境,也是蛮拼的!

每周酒局必到,也曾抱怨捧着果汁与同事交谈颇感别扭,但久而久之,还是有回报的,不但工作上顺畅不少,更因为他虽不能喝酒,却发挥了特殊贡献——成为活动后唯一合法开车的人,经常送同事们回家而结下了许多善缘。为此,他还获得了同事互评的“年度员工奖”。

还有一种特有意思的企业内的集体行为,在英国也是挺常见的企业文化,就是“彩票联合会”。

在办公室或是工厂里,员工聚在一起,组合一个团队来买彩票。这种同事们众筹买彩票的集体活动,只要不影响正常工作,老板是不会反对的。

而且这还不是随随便便买的,一般在建立自己的彩票组之前,公司里的参与者会签订一份“协议书”列出了协议中包含的要点,确保一切顺利无争议,同时选出一名值得信赖的人员来管理。现行的英国彩票规则规定,奖金只能支付给一个人,即彩票联合会的管理者,如果没有正式的协议,可能会对钱的分成、税务会有影响。

以往这一角色由单位中热心同事义务代劳,如今还有网上机构提供专业服务,避免了这些乏味的工作。一张彩票才2英镑,每人也只凑几便士,其实主要也就是调节一下职场气氛而已。

在英国,还有凑份子钱送贺卡礼物的企业文化,婚庆、宝宝出生、同事荣休、丧礼送花等等,隔三差五,后勤部的同事就会电邮通知大家统一行动,零压力参与,丰俭由人。

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由于近年来经济不景,经常裁员,欢送会、凑份子送礼物安慰离职员工也成了常态,这是不是企业文化的Bug?

懿芬

伦敦市郊

自由撰稿人

新闻推荐

七个好友七部手机 却不止七个秘密 被网友称为意大利版《手机》的《完美陌生人》定档

新快报讯记者梁晓雯报道话题佳作《完美陌生人》日前在京发布定档海报并宣布国内定档5月25日,影片由保罗·格诺维塞执导,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期话题 各国独特的职场文化)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