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伊朗国家电视台4日消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当天宣布命令,要求伊朗原子能组织立即提高铀浓缩能力。
哈梅内伊当天在一个活动上宣布命令,要求伊朗原子能组织立即将铀浓缩能力恢复到19万“分离功单位”。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同时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8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伊核协议而豁免的对伊制裁。伊朗方面表示,将暂时留在伊核协议中并将与协议其他各方磋商,但如果协议规定的伊朗的利益不能得到维护,伊朗原子能组织将重启“任何水平”的铀浓缩活动。
据新华社电
■相关
内塔尼亚胡游说欧洲默克尔不弃伊核协议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4日开始欧洲之行,“力劝”德国、法国和英国改变现有立场,放弃挽救伊朗核协议。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国家大多支持伊核协议,在没有找到替代方案之前,内塔尼亚胡在伊核协议上动摇欧洲立场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围绕伊核协议废存的分歧,或加深美欧之间的矛盾。
“表面友好,实情困难”
德国是内塔尼亚胡访欧之旅的首站。4日,内塔尼亚胡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双方在会后联合记者会上都表示,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对以色列安全构成威胁。不过,默克尔重申德国立场——不放弃伊核协议。
默克尔说,德国和以色列对确保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的目标是一致的,分歧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虽然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但德国会谋求让伊朗继续遵守协议。
内塔尼亚胡称,伊朗正在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库,并正试图“征服中东”,加强其在叙利亚等地的军事力量。他呼吁对伊朗加强经济制裁,削弱伊朗发展核武器和在中东地区扩张的经济基础。
德国媒体用“表面友好,实情困难”来评价内塔尼亚胡此次德国之行。
难以撼动欧洲立场
内塔尼亚胡此次访问欧洲,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试图游说德法英三国领导人放弃挽救伊核协议;二是要求欧洲遏制伊朗继续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促使伊朗军事力量撤离叙利亚。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国家问题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奥代德·埃兰认为,内塔尼亚胡在伊核协议上“撼动”欧洲立场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在限制伊朗导弹研发、扩大中东影响力等议题中,可能得到欧洲某种“承诺”。
在欧洲看来,伊核协议是一项历史性成果,一旦废除,欧洲和中东安全都将面临严峻挑战。在没有更好替代选项之前,欧洲不可能因为以色列的“游说”而轻易打破底线。
可以预见,围绕伊核协议废存,美欧之间矛盾或将加深。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只有形成独立、统一、有效的外交战略,才有可能打破僵局,与美国在伊核问题上展开有效谈判。新华
新闻推荐
相关自5月上旬以色列军方大规模打击叙利亚境内“伊朗目标”以来,以色列和伊朗局势持续紧张。外界担心,战争可能爆发。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