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全国人民热热闹闹欢度春节的时候。合家团聚、走亲访友、同学聚会……在大家尽情欢享节日时光的时候,酒往往是少不了的应酬“助兴物”。小酌怡情,但应切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春节期间,驾车载着一家子出门走亲访友、出门游玩,期间难免要吃饭,饭桌上难免会喝酒助兴。但是,无论气氛如何适合喝酒,如果你还要开车,请务必克制再克制!这些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酒驾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给广大司机发出了警告。酒驾入刑,罚不可谓不重。酒后开车的悲剧,不可谓不多。但酒后驾驶仍然屡禁不绝,甚至一些平时自律意识颇高的人春节期间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并导致一些严重后果,令人唏嘘。酒桌上,开车一族面对“喝不喝”陷入两难,喝酒之后面对“开不开”又陷入两难,在酒精作用下胆子变大又意识模糊,很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拒绝酒驾,就应该对“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有果断的坚持。酒桌上,熟人、友人、客人等群体相见,很容易出现一醉方休的冲动。特别是劝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些“强人所难”的情况,甚至把喝酒和“面子”“能量”联系起来,并出现各种不文明劝酒的说辞,单位上级说“酒量就是能量”,兄弟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让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喝醉,喝醉后又抱着侥幸心理开车。面对他人劝酒,应该在开车与喝酒之间做出唯一的选择,不应以任何侥幸心理酒后驾驶。要指出的是,餐桌上呵护同饮者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法律明确,强迫性劝酒、明知他人不能喝酒、酒后驾车未加以劝阻、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等情形,同饮人需承担法律责任。
新春佳节,吃饭喝酒本属常事,但作为一个司机,在盛情难却、把酒言欢之际,何不趁着还清醒,把汽车钥匙交给他人保管,或者醉酒之前叫好代驾?但愿广大司机能保持清醒,在节日应酬频繁之际,不在“喝不喝”和“开不开”的选择上犯错。
(凌保康)
新闻推荐
时下,“网红”产品凭借新奇概念、独特设计,契合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一些社交平台形成传播热度,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