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届毕业生需抓住春招机会求职陈晓摄□本报记者管丽娟
1月中旬,各企事业单位面向201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秋招落下帷幕。没有找到心仪工作的毕业生们,需要在即将到来的春招里继续奋斗。与秋招不同的是,春招留给大家的选择已经不多,且要同时花费精力准备一系列的毕业流程。为了在求职过程中能稳步进行,在纷繁的事情中不至于慌了阵脚,春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求职环境
2018年,我国整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就业,就格外受人关注。我国经济增速从前些年的8%左右降至目前的6.5%左右,一定程度对就业造成冲击。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61万人,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2019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预计全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34万,再创新高。与此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显,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可以判断,就业面临的挑战只多不少。
除了整体的社会就业环境,春招之前高校毕业生还需要了解目标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与自身目标注之间的匹配度。是否寻求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是否寻求实习中心仪的其他专业岗位;目标入职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有、民营的企业;全国布局的集团式企业更适合,还是本地企业有优势;愿不愿意经常出差、能不能接受值夜班、想不想接受用人单位的最低服务年限……
此外,高校毕业生还要做好自我定位。应届毕业生的学校及专业排名、学习成绩、实习经历、奖惩情况,都是影响春招结果的重要因素。
学会推销自己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整体经济形势及行业单位情况是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但自我素质的提升则可以为应届生在春招中成功就业加重筹码。
经历过秋招大浪的同学,可以在春招来临之前将失败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可以将之前参加过的校招职位做一个统计,列明公司、职位、投递简历时间、笔试时间、面试时间、面试过程等,有助于分析失败原因。对于因硬件原因被淘汰的岗位(如学历、成绩等)在春招时就可以直接放弃;而因可以调整的原因被淘汰的岗位,则需要针对失败原因预设解决办法。
好的表达能力有助于提升面试的成功率,毕业生可以在春招来临之前多做提升表达能力的练习。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一问一答,逻辑思维至关重要,条理清晰有助于表现自己,也有助于HR快速了解应聘者。自信心至关重要,怯场会给面试官带来不好的第一印象。群面中,全程一言不发的人首先会被淘汰,大方、严谨的人更容易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实习经历欠缺的同学可以在寒假中抓紧改善自己的实习经历,选择与目标行业相关的岗位补充实习经历。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则要从别的方面弥补不足,比如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考试,尤其是英语成绩证明。好的英语成绩证明,不但可以提升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还能增加可投递的岗位种类。
有意向参加地方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春季招考的毕业生,还需要时时关注当地人社部门的官方公告,提前准备好报考材料等。
防范求职陷阱
人社部此前公布了“警惕"黑中介"、警惕"假猎头"、警惕"假老乡"、警惕"假兼职"、警惕"乱收费"、警惕"扣证件",警惕"培训贷"、警惕非法传销”等八大求职陷阱。由于应届毕业生社会生活经验较少,是这八大陷阱的主要受害群体。应届毕业生重视春季招聘,并不代表可以盲目投入到求职活动中去,做好各类求职问题的预判,防范进入求职陷阱,也是需要提前做好的功课之一。
首先要掌握简历投递的安全渠道。例如意向企业的官方网站、经过人社部门认证的求职中介网站、正规的人才市场等。不要轻易听信“有资源内推、全套内部笔试题、能和人力老总打招呼、保过……”等承诺。
其次要做到虚心求教。求职过程中,应届毕业生要经常和社会阅历丰富的父母及老师沟通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也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社交渠道咨询有过类似经验的师兄师姐。
最后要做到妥善应对。要及时关注市场监管及公安部门发布的违规企业、欠薪企业及传销企业名单。一旦发现黑中介,可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如遭遇求职应聘陷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新闻推荐
据中国普法网报道微信“附近的人”、陌陌、探探……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帮助我们认识陌生人,但是这些应用在给我们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