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大理州东部的宾川县,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然而,长期不科学耕作和不合理施肥使得土壤问题严重,表现为肥料越用越多,产量越来越低,农户种植成本不断提升。近日,“亲土1号”中国土壤健康大讲堂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众多行业专家现场为农户答疑解惑。
“宾川普遍存在过量施肥的问题,很多农户用了一堆肥料,可问题仍没解决。”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农技推广站站长王家祥指出,当地大部分农户没有向农技人员寻求指导的习惯,作物有问题,就会咨询农资销售商。
“农资经销商不仅是农资产品提供者,还是农户遇到问题时的依靠。”他认为,农资经销商要担起帮助农户解决问题的责任,在推广产品前,要进行充分试验示范,在帮农户解决作物问题时,要提供科学种植技术。
过量施肥不仅增加了农户种植成本,还加重了土壤酸化板结问题,降低了农产品品质,最终使得农户种植收益大大减少。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秀梅介绍,南方以红壤为主,其中有1.8%的红壤处于极酸性,15.5%的红壤处于强酸性,22.7%处于弱酸性,酸化面积不断增加。土壤酸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肥方式不科学,过量施用酸性肥料和含氮肥料使得土壤中的氢离子平衡被打破,氢离子和土壤中固化的铝化合物反应,释放出的铝离子继续和土壤中的水分子反应释放出更多氢离子,形成酸化循环。
“近几年果树黄化愈发严重,肥料越用越多,产量越来越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果农何建平种了近10亩岩溪晚芦,有着20多年柑橘种植经验的他是远近闻名的技术达人,却在果树黄化面前束手无策。“我咨询过很多经销商,他们都说是土壤缺素缺营养造成的。”何建平无奈说道。
“果树黄化确实是缺乏营养造成的,但不是补充肥料就能解决。”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技术专家施成晓实地考察后分析,作物缺素并不是因为肥料施得少,而是土壤板结和酸化导致作物难以从土壤中吸收营养。“酸土不改良,施肥也白忙。”施成晓解释,想要作物健康生长,首先要调理好土壤。
听说“亲土1号”有专业的农技博士到田间地头实地诊断,何建平就找农技专家施成晓寻求帮助。
根据何建平果园的具体情况,施成晓开出了“药方”。基肥时,每亩施80-100公斤“亲土1号”酸性土壤专用调理剂、每棵0.3-1公斤“亲土1号”生物能平衡型复合肥和一定量的农家肥。“亲土1号”酸性土壤专用调理剂呈弱碱性,使用后可以有效提升作物根系土壤pH值,钝化土壤中的铝离子,从化学层面遏制酸化循环,同时该产品含有大量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在谢花坐果期,每亩施3次“亲土1号”生物能水溶肥,每次5-8公斤,再配合施1桶“亲土1号”液体土壤调理剂和一定量的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亲土1号”生物能水溶肥能有效调节土壤pH值,有利于增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在膨果期,每亩施2-3次高钾型水溶肥,每次5-8公斤,配合施1桶“亲土1号”果乐液体肥,降低裂果率,促进果实膨大、秋梢抽生和花芽分化。在膨果后期,每亩施1桶“亲土1号”果乐液体肥和靓色增甜叶面肥,促进果实着色、减酸增甜。
按着“药方”调理,不到3个月,何建平的果树就恢复了生机,挂果量较上一年翻了一倍。经土壤检测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科学用肥,何建平的果园土壤酸碱度、土壤微生物环境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果树的根系生长也更加茁壮。
会上,亲土一号南方公司和宾川县必军农产品营销合作社积承担社会责任,为宾川县十余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亲土1号”示范大礼包,为宾川县的扶贫工作出一份力。广告
□肖硕黄帼蓉
新闻推荐
“阿莫西林五年前4元,现价18元。房价十年才涨了近5倍,药价这是要逆天吗?”近日有自媒体发文称,国内药价涨幅已赶上房价涨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