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禽篇:精卫与?鼠
◎王新禧 /著佚名/绘
27. 精卫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山经·北次三经》
译释: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山上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鸟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精卫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于是化为精卫鸟。精卫经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漳河就发源于这发鸠山,之后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精卫填海即来源于此,如著名作家茅盾言:“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象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 五柳先生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其中的反抗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
28. ?鼠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
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詨。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鼠,见则其邑大旱。
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
其中多箴鱼,其状如儵,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山海经·山经·东次一经》
译释:《东次一经》里叙述,从藟山向南三百里,是栒状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多产青石和碧玉。栒状山里有一种野兽,样子长得像狗,六只爪子,名字叫做从从,它的叫声就像它的名字。栒状山里有一种鸟,长得像鸡,毛好像老鼠的毛,它的名字叫做?鼠。谁见到它出现,他的都邑就会发生大旱灾。
水就发源于栒状山,而后向北流注入湖水。
水多产箴鱼,样子像儵鱼,有着像针一样的又尖又细的嘴巴,人若吃了这种鱼就不会得瘟疫。
关于?鼠,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说它长得像鸡却有着老鼠的尾巴,一种是说它长得像鸡却有老鼠的毛发。其中,《康熙字典》引用的是“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尾。”而袁珂《山海经校译》取的则是:“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贵荣通讯员徐志鹏)为确保居民群众能够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春节期间,增江街专职消防队坚守一线,通过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