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霞
卫彤华
张志平
开版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推出质量公开课,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解难答疑,上好品质消费第一课。
●主题:护眼灯“护眼”吗?
●时间:2月27日
●地点: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质量公开课”课堂
●讲师:夏朝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志平(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机电事业部照明工程部副部长)
卫彤华(网易智造商品负责人)
中小学生近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阶段性目标。如何科学预防近视?如何客观、理性看待市场上出现的护眼灯产品?2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夏朝霞,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机电事业部照明工程部副部长张志平,网易智造商品负责人卫彤华,做客南都“质量公开课”,聚焦与近视有关的那些事与产品。
Part1
近视情况有多严重?
我国近视患者数量已居世界首位
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何?最新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人数已多达6亿。其中,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74.4%、83.3%和87.7%。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我国近视人数已居世界首位,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必须持续做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
南都鉴定记者走访附近学校发现,不少学生小小年纪就戴着厚厚的眼镜。幼儿园大班一位小朋友眼睛就开始出现散光现象,5岁男孩近视度数高达200度,一位9岁小学生也戴起了300度的近视眼镜。采访发现,学生近视的原因各异,不少学生表示,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繁重的学业功课是引发近视的重要原因。小学六年级的一位学生近视170度,其家长表示,除了用眼过度外,缺乏户外活动也是导致孩子眼睛近视的重要因素。
如何科学预防近视?夏朝霞建议:增加户外活动对视力健康有益,这是唯一有效办法,建议中小学生一天至少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超过45分钟的伏案学习就应当去阳台眺远,缓解视觉疲劳;饮食上,营养均衡,不挑食,满足眼球营养需求;小朋友应尽量少接触电子设备,特别是避免长时间接触;正确坐姿重要性也不能低估;正规护眼灯等产品的使用,对减轻视觉疲劳,的确可以起一定辅助作用。
Part2
护眼灯能“护眼”?
没有分类标准也无医学证明
护眼灯有用吗?南都鉴定记者走访广州市区发现,部分学生承认其有护眼功效。有学生表示护眼灯的光更加柔和,“一些普通灯的光更为刺眼”,护眼灯使用时更为舒适,并考虑日后购置护眼灯。部分家长认为护眼灯对眼睛的保护功能有限,并没有购买的意愿。一位产品客服称,店内护眼灯“采用多层柔光处理”,“无蓝光危害”,“高于欧盟护眼标准”。提到和普通灯区别时,他表示店内售卖的护眼灯都是护眼灯珠,区别于普通灯。而另一些商家也表示,护眼灯也不是完全护眼,“但肯定是有一定作用的”。
张志平在质量公开课上表示,在灯具产品类的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没有“护眼灯”这一分类。“医学上也没有出具任何证明以认可灯具的护眼作用”。他强调,所谓的“护眼灯”,真实名称是读写作业台灯,是指为阅读、书写或类似活动提供照明的台灯,目的是为读写作业区域提供明显高于周围环境的照明水平。对读写作业台灯,有发布国家推荐性标准,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从照度及照度均匀度、蓝光危害、遮光性、频闪、噪声等方面,提高了对灯具的各项性能要求。“符合该标准的灯具,和普通台灯相比性能会更好”。同时张志平提醒,符合标准的灯具,在产品设计和质量上会加大成本投入,因此价格相对偏高,“太便宜的护眼灯,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存在”。
Part3
如何科学挑选护眼灯?
看3C认证标志选择有参数产品
据国家统计数据,我国护眼灯相关制造企业数量已达2499家,其中护眼灯具制造企业1648家,灯用电器附件制造企业272家。2017年中国护眼灯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作为质量公开课现场企业代表,卫彤华分析称,受繁重的学业压力影响,再加上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家长对孩子视力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护眼灯行业近年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卫彤华介绍,目前市场上桌面台灯的几种形态包括白炽灯、LED灯、读写级的LED灯、OLED灯等几种,其中白炽灯价格便宜,OLED灯技术不够成熟,尚不能达到护眼级别。他提醒一些灯具产品虽然宣称是“护眼灯”、“护目灯”,但未必能达到护眼要求,还需要消费者慎重选购。
市面上“护眼灯”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如何用“火眼金睛”挑到一款好的护眼灯?张志平表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查CCC认证标志,如无CCC认证标志,商家吹得天花乱坠也不能购买;优先选择标注有照度等级等参数的产品,比如标称照度等级为AA或A的产品,并宣称适合读写作业的档位或范围,比如关注台灯上的视网膜蓝光危害等级,选择蓝光危害为RG0的台灯。另外,读写作业台灯的色温不宜超过4000K,建议夜晚将色温调至4000K以下;色温过高会影响舒适性,也会对人体生物钟产生干扰,长期使用会影响睡眠。优先考虑出光面与台灯表面平行或出光面凹进灯具表面的台灯,避免有过多光线直射入眼睛,影响眼睛舒适性。
答疑
眼保健操能避免近视发生?
夏朝霞:眼保健操的确有一定功效。除了遗传因素,大部分近视患者受环境因素影响,“正确穴位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假性近视,可以降低近视概率,”但是她也提醒,眼保健操并不能完全避免近视的发生。
如何客观认识护眼灯产品?
卫彤华:护眼灯只是护眼的辅助工具,要想达到护眼效果,不仅要有合理的读写坐姿以及用灯习惯,还要遵循医学健康专家的指引,配合合理用眼的好习惯。
拿手机测“频闪”靠谱吗?
张志平:绝对意义上的无频闪实际不可能。大脑对于变化的识别,在每秒30次以上,就察觉不出来了。因此很多台灯生产商,会尽可能让光变化的幅度减小,或者加大频率。市面上所谓的“无频闪”,确切叫法应该是“不可觉察的频闪”。此外随着手机拍照功能的性能提升,很多公司会通过软件、硬件等多种算法来规避光对图像质量进行干扰的明暗纹。因此用手机测量灯是否有频闪,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不完全准确。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统筹: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杨丽云
实习生龚菊
摄影:南都记者马强
视频:南都记者李冠祺
实习生何俊杰
直播:南都记者卫志凌
邓启祥陈赟健张亚莉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特约通讯员/陈志健通讯员/古志星)近日,里水镇一名女子在集市闲逛,疏于防范的她被扒手盯上,放在衣袋内手机眨眼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