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3月1日针对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屡禁不绝问题发表评论,敦促互联网企业强化内容安全管理,为青少年营造绿色、安全、文明的网络空间。(3月1日《新京报》)
自2018年以来,全国“扫黄打非”部门持续净化网络环境,共查办网络淫秽色情案件两千多起。执法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在传播有害信息方面屡禁不绝、屡查屡犯,社会影响恶劣。事实上,近年来,全国“扫黄打非”办联合其他部门一直在整治互联网淫秽色情信息。然而,每次整治行动结束之后,一些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又出现反弹之势,继续在互联网上兴风作浪。作为网民,我对此深有体会,一些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APP链接着网络游戏的弹出式广告,冷不防弹出的低俗图片甚至木马病毒突然就占据电脑、手机屏幕,不雅图片旁边还配着挑逗性文字,让人不胜其烦。反复点击关闭才能换得片刻安宁,没过几分钟那些画面又不请自来,甚至携带恶意扣费程序,让人郁闷不堪。究其顽固之根源,不外乎一个“利”字,经济利益当头,难怪某些平台敢公然挑衅国家“净网”决心,放任淫秽色情信息蔓延。
为了从网络色情信息中牟取利益,他们在网上横行无忌,运用的手段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或依附于某“美丽”的网页外壳上,或嫁接于某正规网站、公众号中,以抢红包、发优惠券等形式为网民设下了一个个“黄色”陷阱,其手段之龌龊、内容之恶俗、影响之恶劣已引起广大网友的共愤。
荼毒最深的恐怕是那些青少年,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对网上新生事物产生好奇心,有人在这些色情、低俗信息的误导下丧失理智,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在叹息的同时,是否会在心底升起一股顽强的意念:将网络色情信息清除干净,还网络世界一片纯洁、澄静天空,还孩子一个健康、安宁的成长环境。
全国扫黄打非办开展互联网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整治行动,敦促互联网企业强化内容安全管理,遏制色情和低俗信息死灰复燃,顺应民意,合乎民心,体现出国家“净网”的坚定决心。一方面,广大公众应该自觉履行公民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于“净网”行动中,抵制、举报淫秽、色情等不良网络信息;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形成“净网”的长效机制,严管互联网企业,防止网络色情信息死灰复燃,打一场抵制网络色情的持久攻坚战,让精神污染脱离公众视线。比如,学校加大文化宣传力度,给电脑预装过滤软件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公号,保护孩子健康上网。再比如,在尊重公众隐私权的基础上,培养公众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增强网络免疫能力。对不良网站与色情信息除了关闭、清除以外,还要提高其违法成本,让色情信息传播者和相关互联网企业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总之,只有多管齐下,形成制度合力与长效治理机制,才能筑牢网络色情防火墙,还互联网一片明净的天空。
新闻推荐
石碁镇本报讯(记者陈晓洁通讯员李中孚)近日,石碁镇爱卫办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各村(社区)开展以环境清洁整治为主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