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王安忆花城出版社
小说
肖承森
每年读王安忆的新小说,是书迷期待的盛筵。《考工记》如期而至,算是遂了读者的心愿。
小说以老宅为圆点,收放陈书玉的宿命,又牵引出西厢四小开人生的兜兜转转。以他们的年纪,经历过的是从旧到新,从私到公,从游戏青春到自食其力的人生旅程。物资丰匮且不多说,那由物资变化带来的精神溃败才是人生的核心,是人情,更是人性。然而,小说里我最爱读的,是王安忆在不经意间向外泼洒的世情。所谓世情,无非是时代风气引来的人间冷暖。亲情淡薄的陈书玉绝不是无情之人,而他与朱朱的妻子冉太太的关系,才是他生命情感里画龙点睛之笔。
陈书玉与冉太太互动桥段非常好看,极具匠心。第一幕是他们听说朱朱结婚了,不怎么敢出来瞎混,女方很强势,朱朱得懂得避嫌。可听说陈书玉要去重庆,冉太太却主张大家一起吃顿送别饭。如此,人们便不能小觑她了。第二幕,朱朱出事,她先是来学校找他,后又在雨天带着两个小孩来跟他一起去求人。自此,她在陈书玉心里变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果敢女人。事情办妥,她给他写来一封信,抬头称呼“阿陈”。彼此心照不宣的患难情义,不猥琐不隐晦。世情最难是真,也许就是不计回报的给予。第三幕,朱朱一家移民香港,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给陈书玉寄来了一大箱吃食。问世间情为何物?真是元好问的“直叫人生死相许”吗?也是叫人好好地活着吧。最后,冉太太邀请陈书玉移民香港,他拒绝了。他仍然做单身男,她依然是朱冉蕴珍。他终于认识到,维系他们的根本不是情,而是义!无价的义。
小说结尾,老宅子献给国家成了文物。王安忆在全书最后一句写道:“那堵防火墙歪斜了,随时可倾倒下来,就像一面巨大的白旗。”人生落幕时,每个人都不得不打出白旗。而义,却永处不败之地。
新闻推荐
交警可查通话记录?纠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室研究认定“缺乏法律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室研究认定“缺乏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