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论坛
近日,各类“夸夸群”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高校的学生还建立了各自学校的“夸夸群”。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北青报记者搜索看到,包括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其中西安交大的群成员已达到1000人的上限。专家表示,这种方式虽然能让人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但年轻人遇到压力时,应该选择更健康的排解方式(《北京青年报》3月13日)。
上课玩手机,求夸!单身20年,求夸!喝了一杯水,求夸……。看似无厘头,用正常逻辑根本解释不通的“夸夸群”,却迅速在各大高校掀起热潮,且吸引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参与进来。这不禁让人疑惑:如今的人都这般无聊了吗?
无聊也好,新鲜也罢,或许都是原因,但笔者认为,“夸夸群”兴起的主因,应是人们渴望社会认同。学习的压力,工作的烦恼,快节奏的生活,自卑的心理,凡此种种,皆让人疲于应付。当这些人每天都处于一个逼仄的生活环境,种种不良情绪影响之下,自然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而在只有夸奖和鼓励的“夸夸群”里,没有压力,没有烦恼,只有一个个笑脸和一句句赞美,犹如另一个世界,这自然给部分人提供了一个舒缓的渠道。
虽说夸和被夸都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真心诚意,但没关系,人们相互之间释放出的微不足道的小善意,已可温暖人心,让人一时欢喜。就像“夸夸群”里的一个真实互动,有人说:“我在吃泡面,求夸”,有人回:“勤俭节约,夸”。从这个简单的互动里可发现,夸人也讲究水平,也可以很有趣味和幽默感,最起码能让人会心一笑。而快乐,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当然,生活终究需要勇敢面对,酸甜苦辣咸,亲自尝过之后才知其中味,才会有成长与进步。否则,翘起屁股做埋头于沙子里的鸵鸟,可能一时能忘掉外界的风风雨雨,但忘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到头来还是要自己去面对、去解决。
所以说,对于“夸夸群”里的和谐世界,偶尔进去“尝尝鲜”、放松一下心情即可,但不能沉浸其中。要知道,努力才能保持体面,实力才能获得尊重。若想得到他人和社会认同,别忘了首先要自我认同,亦即自己先肯定自己。
其实,“夸夸群”的虚拟互动模式,也可以置换于现实社交之中。既然我们都有渴望被他人赞美和鼓励的心,在虚拟现实中能做到这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无疑也可行。比如,从我做起,让生活多点仪式感,给家人多些嘘寒问暖,给朋友多些诚挚问候,给同事多些理解尊重,给他人多些微笑,相信,你也会因此得到回报,生活就会是另外一副可爱的模样。
◎刘孙恒 媒体人
新闻推荐
湖北潜江“小龙虾学院”毕业生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