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普通熟人来电,稍不留意就会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近日,市反诈骗中心接到一起冒充熟人借钱的诈骗案件,受骗事主损失金额达4万元。
案情回放
“熟人”借钱打点关系
小钟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开着一家小型灯饰公司,经大学室友郑某介绍,认识了一名公司高管戴总,三人也经常有来往。
去年7月9日16时30分,小钟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声称自己是戴总,因为业务需要,所以才开通了一个新的号码,因为听着声音太像之前认识的那个高管戴总,小钟以为出差在外的戴总提前回来了。
第二天,“戴总”又来电话:“我现在跟一个高管在喝茶,需要点钱打点一下关系,你能不能先借我4万块钱?”小钟当时觉得有点奇怪,就说:“我下午还要去付货款,实在没有这么多流动资金。”“戴总”说:“你现在先借我,我下午还给你,绝对不会影响你付货款。”
小钟立马联系大学室友郑某,郑某说,戴总不是缺钱的人,平时和他也有资金往来,应该不会有问题。于是小钟把4万块钱打到“戴总”提供的银行账户中,随后小钟通过微信截图告诉戴总钱已经汇过去了。戴总回信息说:“我什么时候让你汇钱了啊?我现在还在广西,还没回去呢。”
此时,小钟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于是赶紧拨打了110报警。市反诈骗中心接到110转接过来的这起案件后,迅速组织人员对涉案资金进行拦截,因报案及时,最终反诈骗中心在驻点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及国通星驿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大力协助下,成功拦截涉案资金39052.22元。
诈骗手法
提防四种诈骗方式
市反诈骗中心表示,在此类案件中,诈骗者通常会以以下四种手法进行诈骗。
1、意外事故型诈骗。诈骗者首先会给当事人发送信息或打电话,谎称通信公司以操作为由要求关机,然后给其家人或朋友发短信或打电话,称当事人出车祸或意外受伤,要求家里人或是朋友汇款支付医疗费用。
2、恐吓型诈骗。不法分子冒称公安机关或政府工作人员,谎称事主因涉嫌某项犯罪,正被某政法机关调查,要求事主立即将名下所有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核查。
3、虚假高薪招聘、征婚广告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在网上或是其他途径发布高薪招聘或征婚广告,诱使当事人先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货款或礼金等,从而骗取钱财。
4、冒充好友借钱。以熟人或模仿熟人的语气和口吻,给当事人打电话或发信息,然后让当事人“猜猜我是谁”,继而顺着当事人的话冒充其某位熟人,得到信任后,再进行诈骗。
警方提示,接到陌生来电时,不管对方说什么,首先要保持镇定,切勿慌张。同时,克服“贪利”思想,对于对方提出的任何优惠、中奖、高回报等利益诱惑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再次,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凡是涉及到钱财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确定的情况下,绝不可轻易汇款或转账。最后,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请在第一时间报警。
(董国庆梁志勇)
新闻推荐
春季是减肥的好时节,各种关于减肥的话题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最近,喝红酒能减肥的说法很受追捧,据说某明星也用此方法成功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