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野蛮生长”,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监管力度。2018年,发生召回的新能源车数量高达12.5万辆,与当年销量比高达10%,北汽新能源、江淮等新能源车知名车企均曾中招。
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新能源车质量问题,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车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第一条显示,对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发生交通碰撞、火灾等相关事故,要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报告调查分析结果。而且对于2018年以来的火灾等事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要“秋后算账”,要求相关生产者在今年4月30日前提交分析报告。
据南都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威马汽车、力帆、众泰等近10个品牌在2018年都曾发生自燃事件。
通知还显示,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也就是常说的“三电系统”等零部件生产者,获知新能源汽车可能存在缺陷的,应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报告,配合缺陷调查、召回实施等相关工作。
对于新能源整车,通知也明确要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可追溯信息管理制度,落实产品安全主体责任,对存在缺陷的产品实施召回。通知还“欢迎”各相关协会、科研机构、检测鉴定机构,获知与新能源汽车安全相关的缺陷问题及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报告。
从2018年召回的新能源车来看,不少都是知名品牌的主销新能源车,例如北汽新能源的EV、EX、EU、EH、威旺EV等系列,就因为制动助力真空泵失效,存在刹车安全隐患而备案召回将近7万辆纯电动车。而众泰的云100、云100S,则因为半轴安装问题、制动原件不匹配,备案召回数量高达3.1万辆,考虑到2018年众泰的纯电动车销量,其召回率甚至已经超过90%。其他中招车企中,也不乏江淮、力帆这两家销量一般的自主品牌,而特斯拉、路虎、华晨宝马等豪华品牌也都中招。
“对于相关的企业来说,会越来越不好混了,尤其是滥竽充数的会加速出局,这也反映了我国对待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其容忍度有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告诉南都记者,这一通知的出炉,体现了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思路,正在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过渡。
采写:南都记者钟键挺实习生李安琪
新闻推荐
3月17日21时40分许,南城交警大队接群众报警称:一辆轻货车与一辆面包车在南城莞太路白马路口发生交通事故,有一名摩托车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