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手中闲置物品日益增多,二手电商平台发展势头迅猛。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二手电商平台乱象丛生,问题商品充斥,诈骗纷争不断,消费维权困难,亟待规范整治。
当前,二手电商平台用户集聚、品类繁多,但也留下了藏污纳垢的监管死角。记者在转转和闲鱼平台上发现,不少所谓二手商品的价格与线下大相径庭:一只专卖店售价约6.6万元的腕表,二手平台仅售65元;一款官网售价近千元的香水,售价为35元;一条市面售价700元左右的中华香烟,卖家表示“高仿”只需180元。
当被问及是不是正品时,有的卖家回应:“这个价格还指望买正品”“不要问是不是正品,要正品去专柜”;有的卖家则声称,“保证使用感觉和正品一样”。
在闲鱼上找到违禁品并非难事。一个售卖“植物碱烟油”的卖家告诉记者,出售的烟油含有大麻成分,售价2000元,销路不愁;搜索“靶向药”会出现多个抗癌“二手药物”,某个出售抗癌药“特罗凯”的卖家说,30粒一瓶的药需要1800元,每月可提供一瓶;搜索户口,则会出现全国多地的户口代办信息,有人开价18万元向记者保证,可介绍陌生人同孕妇结婚,为胎儿解决北京户口问题。
记者发现,网上针对二手电商平台交易的骗术、陷阱、扯皮经历分享热度居高不下。某知识分享网站上,相关问题点赞数累计过万,评论达到数千条,分享的被骗套路五花八门。不少用户向记者反映遭遇维权困境,原因是很多二手商品不支持无理由退货,而且“一旦确认收货,平台往往不支持维权”。
点评
平台经营者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也应承担连带责任。要进一步严格用户准入,除了信用积分制度,平台可尝试建立保证金、买卖双方实名可见等制度,为买卖双方增信,用良币驱逐劣币。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响水3月23日电(记者朱国亮)记者23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3·21”响水天嘉宜公司爆炸事故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