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庭
自英国2016年6月23日就是否“脱欧”举行全民公投以来,这出“分手大戏”已经持续了1000多天,而且距离此前设定的“2019年3月29日”脱欧日就剩三天。虽然欧盟同意再“宽限”两周,但英国“脱欧”前景依然扑朔迷离,各种结果都有可能发生。
英国公投过半支持“脱欧”,是当年震动世界的一大“黑天鹅”事件。然而,“脱欧”并没有公投那样容易,不但需要英国和欧盟达成“脱欧”协议,还需要英国议会下院表决通过。实际上,最近两年多来的英国政治几乎全部围绕“脱欧”展开。马拉松式“脱欧”谈判过程艰难,所达成协议尽管得到欧盟方面认可,却始终无法在英国议会下院过关。1月15日和3月12日,英国议会下院连续两次否决了“脱欧”协议,而且随后表决拒绝“无协议脱欧”、支持延期“脱欧”,下院议长约翰·伯科更是公开宣布拒绝已被议会下院两次否决的“脱欧”协议在“实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第三次交付议会表决。未来这件事还要缠绕英国政坛多久,目前还很难看清楚,有外媒直言英国在“脱欧”问题上陷入瘫痪。
在英国“脱欧”问题上,最大的特征便是缺乏共识。首先是民意的分裂。这一点从当初公投52%民众赞成、48%反对的微弱差距上便可一览无遗,直至今天仍有不少英国民众对这一表决结果耿耿于怀,甚至希望发动“二次公投”继续留在欧盟内部。其次是党派的争斗。2017年,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为增强对“脱欧”谈判的控制力,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但这场政治豪赌却以失败告终,保守党没能获得下院半数以上议席,不得不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组建联合政府。另外,保守党内部也是争斗不断,党内曾发起对特雷莎·梅的不信任投票,还有多名内阁成员因为与特雷莎·梅在“脱欧”问题上分歧严重,选择辞职。再次是英国和欧盟之间相互难以让步。欧盟虽然同意英国延迟“脱欧”的请求,但拒绝修改协议,同时把英方提出的延迟“脱欧”时长“打折”,在“硬施压”的同时进行“软挽留”。
正是因为缺乏最大共识,造成了英国“脱欧”如今“议而不决”的状况。党争激烈、民意分裂的当下,“脱欧”议程被异常复杂的政治决策程序绑架,这出“分手大戏”还在继续撕裂英国政坛和社会。特雷莎·梅在写给议员的信中说,英国现在有四条路可走,一是撤回“脱欧”决定,意味着违背2016年“脱欧”公投结果;二是4月12日无协议“脱欧”,而议会下院已经表决予以拒绝;三是如果得到足够多议员支持,政府下周再次就“脱欧”协议发起表决,通过这份协议以后5月22日“脱欧”;至于第四条路,是协议依旧无法获得足够多支持,英方再次要求欧盟宽限时日,届时将参加欧洲议会选举。不管是哪一条路,其实都不容易走。一个分裂的社会,一个弱势的政府,一个不甘权力旁落的议会,在彼此牵制的权力格局中,英国“脱欧”的政治现实犹如一团乱麻,谁也不能预判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
弥合社会分歧、凝聚最大共识,或许才是英国“脱欧”的真正出路。否则,“脱欧”很可能演变为“拖欧”,即使一再“宽限”最后期限,也难以摆脱莫衷一是、四分五裂的“死循环”。
新闻推荐
国奥逼平马来西亚队 惊险晋级东京奥运预赛第二阶段希丁克能否延续“神奇”?
国奥队如愿晋级男足U-23亚洲杯正赛。(OSPORTS全体育)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泽楷两次失误,两度落后。两个头球,两次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