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第1版——读《张晓风散文精选:晓风过处》
《张晓风散文精选:晓风过处》是张晓风几十年来散文创作的集萃。这本书的选家眼光是独到的,真的是做到了对张晓风不同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精选。开篇就是张晓风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在台湾评论界,认为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就是以1966年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本文以一个纯情少女的眼光来看世界,在她的眼中,世界是一个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全文展现出了一位待嫁娘婚前的喜悦,情感细腻动人,而且行文富于诗意与画面感,且看她勾画出的喜悦之情如何跃然纸上:“星斗清而亮,每一颗都低低地俯下头来。溪水流着,把灯影和星光都流乱了。我忽然感到一种幸福,那样混沌而又陶然的幸福。我从来没有这样亲切地感受到造物的宠爱——真的,我们这样平庸,我总觉得幸福应该给予比我们更好的人。”
但张晓风如果只是沉醉于写这些生活琐碎事情上的话,自然还不可能成为散文大家。在此之后,她开始在内容和技巧上不断寻求突破,开始书写家国情怀与社会世态,融入哲理,不断开拓。恰如潺潺的那条小溪,开始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浩淼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向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恰如湖泊逐渐拓宽领域,那之前奔腾的溪水已经开始向更加壮阔的大海前行了!以《愁乡石》为例,全文依然是诗意盎然,但融入了诸多家国情怀的思想,比起那些动辄上万字的文化大散文,本文显得极其短小精悍,但我们读后丝毫没有觉得信息量小,拥有的是意犹未尽的绵密悠长之感,是随着作者笔端的家国之思。
我们用她极为家常却又极富共鸣的《我在》来管窥一下她是如何书写出她散文的巅峰笔意:“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就连神明,其所以为神明,也无非由于"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另一种可贵……而我是此时此际此山水中的有情和有觉。”如果单拿这么一段出来,乍一看感觉非常的哲学思辨,实际上作者是将非常接地气的日常故事融入其中讲述的,因而我们读来丝毫不感到学究气,而是感觉在听一位生活导师在循循善诱一样,我们乐于听,并真的愿意按照她说的那么去想那么去做。
张晓风已经年过七旬了,恰如本文最初所说,宝岛台湾真的是人才辈出,因为就连如此高龄的张老师,都已经成为台湾第三代的散文家了。真的还是要感激这本精选集的编者,他们从张老师浩如烟海的文集中遴选出来了她三个创作阶段的精华,让我们在海峡那端晓风老师温柔却又刚健的笔触中,聆听我们共同的心跳。(袁恒雷)
新闻推荐
桥南街本报讯(记者何洋通讯员陈焕英)3月25日下午,桥南街相关领导带队对辖内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