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朱蓉婷“我曾与树木相悦太长久/和群山太熟稔/快乐已是一种习惯/此刻/突然地/这雨。”这几行诗出自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没有过多的文辞修饰,语言突兀,富于冲击力,诗歌语言锐利又温和,为惯常之雨赋予惊奇。
近日,美国当代诗人杰克·吉尔伯特(JACKGIL-BERT)的诗全集,由上河卓远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杰克·吉尔伯特诗全集》涵盖了这位“漫游诗人”吉尔伯特一生的五本诗集,是他一生诗作的最好总结。
吉尔伯特(1925-2012)一生过着漂泊和隐居的生活,因此,在美国诗歌主流声音中,他长期缺席,与此同时,诗作却在美国屡屡获奖。1962年出版处女诗集《危险观察》便获普利策奖提名,第二本诗集《独石》获美国诗歌评论奖,再获普利策奖提名,第三本诗集《大火》获雷曼文学奖。而正在他声名鹊起之时,他突然告别诗坛,并离开美国,前往欧洲各国开始漂泊生活,直到2012年11月过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吉尔伯特在旧金山经历了“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运动,与金斯堡等人结识。像所有垮掉派诗人一样,吉尔伯特身上有一种明显的浪子情怀,不事世俗,走过欧洲、亚洲、南美洲许多贫穷的地方,许多年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译者柳向阳表示,几十年来,吉尔伯特主动选择了漫游和隐居的生活,但他作为诗人,连同他的诗歌,却让许多人着迷。在美国,不仅有人支持他出版诗集,更有人不断地呼吁“重估”“抢救”吉尔伯特。
吉尔伯特长期站在自己的时代之外,在一个日益聒噪的世界里实践着一种纯粹的诗学。在漫长的漂泊中,诗人经历了怎样巨大的孤独,怎样的考验?包括“道德”正确性的考验?他怎样挣扎,怎样反思自我,怎样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读者或可透过这本诗集深入吉尔伯特广阔的内在世界。
新闻推荐
□张君燕索伦·克尔凯郭尔是丹麦有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年轻时,朋友们都很喜欢和克尔凯郭尔一起聊天,和他交流,总能获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