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清明期间,西安霸陵墓园新区开展了以“鲜花换烧纸·鲜花祭故人·让爱再升华·平安度清明”为主题的清明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以鲜花换烧纸,免费提供扫墓的水盆、毛巾等多种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孝道文化,引导广大市民文明祭祀。(4月1日《三秦都市报》)
清明将至,外出扫墓、祭奠亲人的市民越来越多,而清明前后也是防火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段。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35%的森林草原火灾集中在4月份,90%以上系人为原因引发,其中祭祀引发的火灾占比很大。因此,在清明期间各地应全力倡导现代文明祭祀,需要严防死守,共同筑牢清明“防火墙”,把祭祀引发的火灾隐患掐死在源头上。
在传统祭祀方式里,诸如烧纸、焚香、点烛等行为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因为这些都是人为点燃的火源,在野外时难以有效控制住,一旦失控就会蔓延开来,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广大市民需要绷紧消防安全的弦,对先人表达哀思悼念之情时,也要注意清明节期间的防火安全,共同维护社会安全秩序。而且,现在各地均在倡导现代文明祭祀,禁止清明节扫墓时携带火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对由此引发的火灾事故,亦要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各地在鼓励文明祭祀、倡导节俭殡葬时,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诸如鲜花换烧纸、种植纪念树、以水代酒、绿色殡葬、网络祭祀等,引导市民移风易俗,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用更符合现代社会文明理念的方式,去祭奠亲人。如此,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隐患,减少祭祀引发的事故损失,降低污染源、促进环境保护,又符合节俭精神,减少祭祀成本,为广大民众切实减轻负担。
经过各地政府多年的持续宣传推广,公众逐渐认识到传统祭祀潜藏的弊病和风险,不再一味坚持因循守旧,开始用现代社会价值观去看待。如今各地理解和支持文明祭祀的人越来越多,主动采用鲜花祭祀、绿色殡葬等方式的也在逐年增加,说明文明祭祀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这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当然了,移风易俗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祭祀,需要认识到,传统祭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不止是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厚葬等落后习俗,还有亲近自然、宣读祭文、汉服祭祀、薄葬厚养等礼仪、观念,符合现代文明祭祀。因此,清明节期间,我们在祭奠先人、追思亲朋之际,不仅要摒弃陋习,也要将优秀内容继承和发扬光大,并将现代文明祭祀观念融入传统之中,形成新时代的文明祭祀礼仪和观念,传承给下一代。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重庆3月31日电(记者周闻韬)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近日依法宣判一起电信微信团伙诈骗案,30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