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玩水的散文写起来比较轻松,记人论事的随笔却越写心情越沉重;可是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一遍又一遍回顾自己的往事,如果不同人唠叨唠叨或是用文字梳理梳理,只怕是长夜漫漫不知何时天亮?昨夜梦醒便自寻烦恼拟了这个题目:处事。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概括的就是世间的为人处事,这个处事看似平常却很艰难,事情人人都经历过、天天都重复着,你如果不去思考做了也就做了,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每件事是否处理到位、是否结果让人满意、是否有助于自己的人生、是否有利于社会和谐?还真不是简单地用“好与坏”“对与错”可以评判的。
在企业报社当总编助理的时候,湖南省一媒体想借调单位的小胡,试用期半年,社领导觉得时间拖得太长对单位工作不利不同意签字盖章。小胡便利用其爱人帮宣传部王部长的小孩辅导功课之机让领导出面说情,王部长找到当时分管公章并实际处理报社具体事务的我通融一下,我想到社领导已有明确态度自己不必多事便一口回绝说:“不行!”王部长撂下一句话转身走了,“你这么聪明的人竟分不清大小!”不到一个星期,宣传部直接以部务会的形式讨论通过放小胡远走高飞了。在半年多后的宣教系统人事大调整中,我也因为不愿意放弃热爱的新闻事业而背井离乡来到了广东。
刚到新的单位不久,就赶上两位副职领导为一个“年度优秀”指标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一时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事隔多年后可直白地说其实就是要我选边站队。一边是业务精湛能与我共鸣的领导,一边是乐于操劳经常关心我生活的领导。面对这个“两难”问题,我觉得我千里迢迢来到广东,不是过来参加斗争的。投票当天,我找了个机会下基层去了,其结果是我心安了,但是不自觉地把两边都对我充满期望的领导得罪了,事后领导们盘枝错节团起来的树丛越来越茂密却再也福荫不到圈子外的我!
社会很现实也很残酷,职场人事关系更是很微妙很复杂,这两件事虽然都过去二十多年了,但在我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还是经常自问“当时处理得对与不对,现在后不后悔!”每每因找不到答案产生纠结时我总会用古人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解脱自我。人生之中观察外界认识外界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既然懂得不能说山就是唯一的这个样子、这个形容,那么对人对事也是一样的不能完全以唯一的认识去理解分析、乃至接受。因为人与人之间由于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学识水平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特别是所站的立场不一样,那么对同一件事情的评判标准肯定也会不一样。如果简单地用“对与错”评判就难免会陷入所谓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事实上,世上万事万物并非像钱币一样只有正反两个面,万事万物都具有多面性多样性,黑白之间有灰色、善恶之间有“食也、色也”人之天性;如果一味沿袭自认正统的思维去评判世间事物,你就会沉溺在“天下乌鸦一般黑”之中而排斥“白乌鸦”的存在;你就会习惯“摇头不算点头算”的表情而误会我们的邻国巴铁人民正好相反的姿态语言……正是思考到这些,我对推动我远走他乡的王部长一直没产生过怨言,无论是他主动送走小胡,还是被动送走我,他都在合理加快人才流动,对己对人对单位都是功德无量。同样的道理,我对曾一度让我无用武之地的两位副职领导也心存感激,正是他们让我坐一阵子“冷板凳”才会有洞察世事、明白事理、思考人生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不断自我加压提升独自思考和应对事物的能力。
当然,世事无常,人事多变。评判的标准虽然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对与错”作为唯一,但衡量是非曲直的基本准尺必须有,无论何时、何事、何地都不能用个人的喜乐哀怨代替社会的约定俗成的规矩。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所以必须遵循和传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社会价值观,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只要坚守住这条人生底线,再不必理会别人对你为人处世的说长论短!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南京4月3日电长沙窑的青釉褐绿彩瓜棱执壶、越窑的青釉刻划花卉纹四瓣海棠式杯、唐朝的开元通宝、海兽葡萄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