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山西沁源发生重大森林火灾;3月30日,北京密云发生森林火灾,四川凉山发生重大森林火灾……近期气候干燥,山火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恰逢清明假期临近,扫墓祭祖活动频繁,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在祭扫、外出活动中,更应注意防火,保护自身安全。
多地森林火险红色预警
4月1日18时,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2019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预计至8日,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全省、四川南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将维持在极度危险级别。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杨晓丹说,自3月初以来,北京、河北、陕西、四川等地的森林火险等级已持续近一个月居高不下,近期冷空气活动频发、大风天气多,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年偏高,气象条件对森林防火极为不利。
“红色预警是最高级别的预警提示,它的发布意味着在林区、牧区,从各部门到公众都应禁止一切用火,严格加强火源管理。”杨晓丹提醒,防火部门应针对预警区域加强森林草原防火检查,并加强预警信息播报频度;同时加强高风险区域的森林消防力量准备,做好物资调拨准备。
降低产生火灾的可能性
“清明节期间,会有大量扫墓祭祀活动,也会有不少群众外出踏青,这些活动区域都是人员密集场所,焚香、烧纸、点蜡、燃放鞭炮活动频繁,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高级工程师胡安雄说。
4月3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清明节消防安全提示,提醒公众在祭扫活动中,严禁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不让孩子点烛、燃香、烧纸、燃放鞭炮。同时在人员密集场所要注意清理周围可燃物,并进行现场守护,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
“春季大风天气较多,因此在祭扫活动时更需注意。”胡安雄说,切勿在大风天点烛、燃香、烧纸和燃放鞭炮,防止发生火灾。同时,林区、墓区管理单位要严格落实消防值班、防火巡查制度,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及时发现和处置火情。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清明节即将到来,今年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继续在清明节期间设立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统筹协调地方清明节祭扫工作。”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说。
早在3月21日,民政部已经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推进殡葬领域防风险、保安全、树新风等工作,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确保清明祭扫平安有序。
如何做好祭扫高峰期的防火应对工作?王金华表示,民政部将通过人员车辆承载力评估及管理、完善疏散路线和引导标识、安排接驳车辆、开辟临时停车场地、限制明火使用等方式,加强人员车辆疏导和火源管控,确保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清明节期间,我们也提倡文明祭扫,尽量不用明火,特别是在山林、草原动火,极易失控引发火灾,如果造成严重后果,要承担法律责任。”王金华说,清明节防火,责任重大,还需多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负责人牵头,民政、公安、交通、林业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应急处置机制。(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国务院确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措施 全年为企业和群众减负逾3000亿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措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