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刘宇轩、董瑞丰)人体免疫功能已为人所知,但植物如何抗击外来病菌入侵?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植物防控病虫侵害“哨兵”——“抗病小体”的存在及其工作原理,为提高植物抗病性、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理论支撑。该研究成果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
该项成果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介绍,早在25年前,科学家们发现了植物细胞内发挥免疫功能的“抗病蛋白”,但多年来却一直未能破解“抗病蛋白”如何防控病菌侵害这个“谜团”,这项最新研究解释了这一防御机理。
原来,“抗病蛋白”可经一系列中间过程生成“抗病小体”。在受到外来病菌侵袭后,“抗病小体”可直接在细胞质膜上发出“自杀指令”,让植物细胞与病虫害“同归与尽”。周俭民表示,“抗病小体”很可能就是植物细胞死亡和免疫执行者。
新闻推荐
为期一个月的家电维修业全国巡回检查月活动将从4月1日开始在全国展开。近日信息时报记者获悉,由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