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蝇式腐败”“基层腐败”“小官巨腐”等词汇在基层腐败问题中高频出现。2019年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一起典型的“微腐败”案件。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厢所工作人员钟铜键在工作过程中为他人提供帮助,利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被当地群众描述为“过手就要刮层油”。对此,当地群众敢怒不敢言,直至区纪委监委调查后,这只“小苍蝇”方才落网。
从钟铜键案可以看出,“微腐败”的发生基础是公权力的滥用,起因是基层党员干部的贪念和私心。这种发生在基层的“微腐败”,被喻为“雁过拔毛”。“微腐败”可能只是一顿饭,一瓶酒或是一个“红包”,虽然微小,但相比“老虎”而言,“苍蝇”的存在更容易给群众带来“烦扰”: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党群关系受到影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各地各部门重拳出击,制定一系列整治方案,常态化整治“微腐败”。广东实施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方案,严查“小官大贪”,强化警示教育,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推动堵塞漏洞、举一反三、以案治本。重庆建立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监督平台,完善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健全与有关职能部门的问题线索移送机制,严查“微腐败”。河南落实“群众身边问题靠身边党组织解决”的要求,着力在打通巡视巡察和监察向基层延伸上下功夫,积极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廉情监督员的作用,通过深入排查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南京市纪委监委加大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督查督办力度,倒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推动镇(街)纪(工)委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掌握实情,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一方面要给基层党员干部补足理想信念之钙,让他们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牢记自己的使命,把廉洁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另一方面要依靠群众,到群众身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真正深入群众,加大力度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断压缩“微腐败”生存空间,才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才会更加紧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雪梅)记者从市税务局获悉,继4月1日增值税率下调后,减税降费又出新规,将从4月9日起,调降对个人携带进境的行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