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亲子手工制作艾粄活动吸引15组家庭前往手工制作艾粄许竞楠摄○本报讯记者许竞楠通讯员刁朝成6日,中华文化我传承之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亲子手工制作艾粄活动在市图书馆举行,吸引了15组家庭到现场手工制作艾粄,亲子齐上阵,呈现出一片和乐融融的景象。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广东人在清明这一天有祭祖、扫墓以及吃青团、艾粄的习俗。对于清明节令食品,多数人只知青团,却不知艾粄,两者看似区别不大,其用料、做法和历史渊源却大不同:青团是江南一带的清明节令食品,它是把浆麦草榨汁后用面皮将馅包成团状。而吃艾粄盛行于客家地区,用的是艾草汁和面,一般压成扁圆状,客家人认为“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此次活动通过围绕清明节进行知识竞答、普及,帮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来由和习俗,让孩子们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随后,手作老师示范手工制作艾粄技术,孩子和家长一板一眼地跟着捏面团,包上白糖芝麻馅料。有的家庭发挥奇思妙想,捏出了“小公鸡”、“小猪”造型,各个家庭玩得不亦乐乎。田女士告诉记者,丈夫和婆婆回家扫墓了,她带着女儿一块来做手工艾粄。“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活动,也是纪念我们的传统节日,生活应当有仪式感,节日也如此。”
据悉,市图书馆举办手工制作艾粄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活动营造节日氛围,让客家风俗得以传承、发扬。
新闻推荐
网上祭扫配合线下活动 烈士陵园成清明“热点” 各地群众广泛参与缅怀先烈活动
今年清明节,各地群众广泛参与缅怀先烈活动。网上祭扫配合线下活动烈士陵园成清明“热点”打开手机,点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