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好时节。这几天,在距离四川北川新县城车程不到半小时的安昌镇建国村蓝莓产业示范基地里,村民们以一种别样的方式享受他们的春天。
“这一片一年生的蓝莓枝已经修剪差不多了,等到后年一定会挂出不少果。”北川供销联社党组书记、主任谢守兵一大早就来到基地里,沿着基地挨着确认剪枝、盖滴布、除草等环节工作进度。他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安昌镇蓝莓产业示范基地一共有180亩,包含了一年生、三年生、七年生的蓝莓苗木。该基地也是去年浙川两省蓝莓产业扶贫项目的示范点之一。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去年10月,浙川两省达成扶贫协作共识,在北川建设蓝莓示范种植基地600亩。除建国村外,北川漩坪乡敏溪村也建有420亩蓝莓产业示范园。整个蓝莓扶贫项目,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00万元。
小小蓝莓为何引得浙川两省如此重视?“可别小看这一颗颗小小的蓝莓,它们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不小!”谢守兵向记者介绍,蓝莓每年5月挂果,6月进入丰产期,每亩产量可以达到3500斤,按市场批发价可以达到30元每斤。“不仅如此,我们还和浙江蓝莓公司达成“保底价收购和保证收购”合作协议,采取订单式农业方式,他们以每斤5到10元的价格采购回去进行深加工。如此一来,两保收购及两条腿走路,销量完全不愁啊!”
对于北川来说,看重的还有蓝莓产业带来的巨大扶贫效应。
“这段时间正是蓝莓种植的关键时期,村里的劳动力基本都用上了,大家也可以实现就地务工,一举多得。”谢守兵告诉记者,发展蓝莓产业根本还是在带动当地百姓增收。为此,北川建立了“四金增收”的新型利益联结模式。
“具体来说,当地村民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收租金’,政府以‘长期固定用工+短期临时用工’方式,让村民‘挣薪金’。同时,农户可以利用学习到的技术来种植蓝莓,以产业带动‘得现金’。当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时,村集体和贫困户还可以以一定比例进行保底分红,实现项目投入‘分股金’。”谢守兵介绍。
小小蓝莓背后蕴藏着的大力量,让当地村民也看到了红火生活的希望,大家纷纷说道:“自从村里引进了这个‘洋果果’,大家挣钱途径多了,自己也可以学技术,每天都充满了干劲!”
按照计划,今年12月底前,北川完成蓝莓示范种植基地600亩,现已完成420亩。同时,带动蓝莓产业向全县推广,力争2021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未来,我们计划将漩坪乡敏溪村和安昌镇建国村建设成为万亩蓝莓原料种植区,并集中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科普等一体的‘星星果’特色小镇,形成蓝莓产业农文旅体验示范区和西南蓝莓深加工集群,北川蓝莓前景无限!”谢守兵充满信心地说。 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空中俯瞰峨眉山万年寺■游客乘坐由游艇拖曳的海上拖伞俯瞰海景■俄么塘花海当无人机带给我们不同视角的影像之后,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