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士兵在准备弹药。他们将开赴前线对抗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电的黎波里消息:利比亚东部武装力量“国民军”空军8日袭击首都的黎波里迈提贾国际机场,部分机场跑道被损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9日该机场部分开放。
利比亚东部武装领导人哈利法·哈夫塔尔麾下的“国民军”4日开始发起西进攻势,旨在夺取首都控制权,7日推进到的黎波里南部郊区,双方冲突加剧。同一天,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宣布发起代号“愤怒火山”的反击攻势。
利比亚局势突然恶化触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8日经由发言人呼吁交火双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防止“全面冲突”。
联合国数据显示,利比亚连日冲突致使2800人流离失所,包括平民在内49人丧生。
联合国定于本月14日至16日在利比亚边境小城古达米斯主持一场全国会议,希望能够绘制一份“路线图”,实现利比亚全国选举。
与此同时,美军非洲司令部证实,美军已将驻扎当地帮助打击恐怖分子、保护驻外机构的一支部队暂时撤出。撤离的原因,是“利比亚安全局势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
分析
利比亚困局,谁之过?
利比亚又乱了。
自4日起,利比亚军事强人哈夫塔尔麾下的“国民军”向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不断逼近,试图从获得国际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手中夺取首都控制权。
在这之前,双方的对峙已持续很长时间。实际上,现在的利比亚就处在这两大势力的割据对立中:
民族团结政府获得国际社会承认和西部一些民兵武装支持,控制西部部分地区,包括的黎波里;“国民军”则支持国民代表大会在东部城市图卜鲁格另建政权,控制着利比亚东部和中部地区、南部主要城市及部分西部城市。
就在上月底,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杰与“国民军”领导人哈夫塔尔还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布举行会晤。
双方当时表示,有必要举行全国大选,以结束利比亚目前的状态,并同意采取措施保持国内局势稳定。
余音未散,冲突爆发。萨拉杰指责“国民军”违反政治协议,“背后捅刀子”,宣称将“更加坚定地”予以回击。
这样的冲突,利比亚人已经见得太多了。面对如今的局面,很多在2011年涌上街头欢庆“革命”胜利的利比亚民众感到后悔。一个段子在利比亚家喻户晓:“我们以为卡扎菲死后,国家会变成迪拜,没想到成了索马里。”
2011年10月20日,统治利比亚42年的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一个水泥管道内被民兵抓获并枪杀。
当时,西方国家领导人称赞利比亚人民选择“自由”“民主”,并承诺给予支持和援助。而如今,利比亚人看到的却是国家分裂、经济凋敝、治安每况愈下、生活举步维艰。
2017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反卡扎菲抗议六周年之际,记者曾在的黎波里采访。当时许多利比亚民众对记者表达了他们的失望。
利比亚大学教授加利利·费图尔说,大部分利比亚人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初衷,是梦想拥有更多自由、共享国家丰富石油资源带来的财富。但“革命”后所发生的一切完全出乎他们的期待:良好的社会治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分裂和动荡,民众反而变得更加贫穷。
“如果当时人们能预见到"革命"走到如此境地,相信没有人会走出家门,加入推翻卡扎菲政权的行列。”
利比亚拥有丰富优质的石油资源,天然气储量也很可观。然而优越的自然禀赋没能给本国民众带来富足安乐,却让其成为西方大国角逐利益的竞技场。当年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反对派“联盟”里有多股势力得到美、英、法等国支持,目前兵戎相见的两支利比亚国内主要力量——民族团结政府和“国民军”,背后也各有不同国家的支持。利比亚的代理人战争不停止,利局势就难言安宁。
打破旧秩序易,建立新秩序难。但再有后悔与愤恨,日子还是在继续,问题终究要解决。
最新一次冲突爆发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利比亚局势表达担忧,希望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升级。“军事解决行不通,只有对话才能解决问题。”
综合新华社电
■利比亚局势回顾
2011年:局势陷入动荡
美国联合多国以空袭政府军的方式支持利比亚反对派,强行推翻了卡扎菲政权。
2012年7月:首次国民议会选举
利比亚举行43年来首次国民议会选举,但选举后建立的政府十分脆弱,国家武装力量无法维护社会秩序。
2014年6月:两个议会两个政府对峙
利比亚举行新议会选举,国民代表大会取代国民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支持宗教势力的民兵武装扶植任期本已结束的国民议会复会,组建“救国政府”。
2015年12月:组建民族团结政府
在联合国斡旋下,利比亚两个对立议会代表签署政治协议,同意结束分裂,共同组建民族团结政府。
2017年3月:局势进一步恶化
国民代表大会宣布民族团结政府为非法,利比亚由此陷入东部和西部两大政治势力对峙、国家统一与政治和解停滞的僵局。
新闻推荐
受到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避险情绪再次升温,推升了金价的走势。周一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上涨6.1美元,最高升至1303.7美元,随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