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在耶路撒冷,一名男子在投票站投票。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以色列议会选举9日举行,利库德集团、工党、蓝白党等逾40个党派角逐议会120个席位。
有分析认为,无论何方胜出,以色列对外政策可能继续呈现“强硬化”,打压伊朗、将巴勒斯坦问题边缘化的方向不变,并将继续搅动中东局势。
蓝白党与利库德集团民调领先
当地时间9日上午7时(北京时间12时),以色列全国1万多个投票站开门。投票站定于当地时间晚10时关闭。投票结束后,中央选举委员会将公布大选初步结果。
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统计,以色列全国有投票资格的选民为634万人。预计本届选举投票率为70%。
最新民调显示,在此次大选中,蓝白党与利库德集团支持率领先,工党与阿拉伯政党联盟“争取和平与平等民主阵线-阿拉伯复兴运动”位列其后。
以总理、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投票。蓝白党领导人、以色列前国防军总参谋长甘茨在以色列中部城市罗什艾因投票。
内塔尼亚胡面临腐败指控,还面临此次选举最大“黑马”蓝白党的挑战,选举结果颇具悬念,选后政局还存在变数。
都强调“以色列安全优先”
在巴以问题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认为,内塔尼亚胡日前重提若胜选将兑现“把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正式并入以色列领土”承诺,语惊四座,但无论“鹰派代表”利库德集团,还是自认“中间派”的蓝白党,本质上都强调“以色列安全优先”,对外政策继续强硬路线。加之美国偏袒以方、地区大国无暇他顾,巴以关系成为此次选举“冷门”话题,凸显巴勒斯坦问题“被边缘化”的现实困境和未来态势。
在伊朗问题上,马晓霖说,内塔尼亚胡近来与海湾国家公开“走近”,旨在拉拢敌视伊朗的阿拉伯国家,集中精力遏制伊朗影响力继续在中东地区扩张和渗透,这样也可把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视线从巴以问题转移。
在“美国因素”上,分析人士还指出,美方近期在耶路撒冷地位、戈兰高地归属等问题上给了以方尤其是内塔尼亚胡政府一些“底气”。内塔尼亚胡近期展开密集外交,包括选举前一天称“感谢”美方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也是想在选战中凸显自己在与美国等大国关系方面有资源、有优势。
新闻推荐
波音空客补贴之争引发新战事? 特朗普“官宣”110亿美元商品关税报复欧盟
本报记者周智宇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称将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商品征税。“世界贸易组织认为,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