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庭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列为“外国恐怖组织”。这是美国首次将一国的国家武装力量列为恐怖组织。伊朗很快进行对等还击,伊朗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当天晚间便宣布,将美国中央司令部及其驻西亚军队认定为恐怖组织。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成立,与伊朗国防军共同组成伊朗正规武装力量。保卫伊斯兰革命政权是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核心使命。此外,伊斯兰革命卫队在交通、能源、贸易、金融等关乎伊朗经济命脉的领域也发挥着重要影响力。过去10多年来,美国财政部已将数十个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相关的实体与个人列入制裁名单,包括其下属的“圣城旅”,后者被控向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的亲伊朗武装提供援助。恐怖组织一般都限定在非国家行为体身上,美国政府如今将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力量列为恐怖组织,不仅扩大了恐怖组织的范围,更暴露了美伊互信严重缺失,分歧难以调和,对抗不断升级。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伊斯兰国”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中东地区主要矛盾根源,但地缘政治博弈日趋激烈,而伊朗被认为是美国中东主导权的主要挑战者之一。美国指责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政府指挥和实施其全球恐怖主义行动的主要手段,以此为由将其列为恐怖组织,主要还是为了孤立和削弱伊斯兰革命卫队力量,进而打击伊朗的地缘政治影响力。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表示,伊斯兰革命卫队掌握了伊朗国家经济20%的份额,对能源等重要行业存在控制。而根据美方相关规定,被认定为“恐怖组织”后,美国金融机构将冻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美境内资产;美国境内任何个人将被禁止为伊斯兰革命卫队提供支持;美国还禁止伊斯兰革命卫队相关人员入境。由此不难看出,此举将极大削弱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经济基础。
回过头看,美伊分歧显然不止于“恐”,美国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到恢复2015年签署伊核协议时取消的对伊部分制裁,再到重启第二批对伊制裁措施,继而又“拉黑”伊斯兰革命卫队,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的范围不断扩大、力度不断加大。这套“组合拳”都是在打击伊朗,包括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最终目的仍是迫使伊朗在伊核问题和中东事务上向美国妥协。而“极限施压”也是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鲜明特征。在中东事务上,美国的立场可谓“泾渭分明”,这边“极限施压”伊朗,另一边却极力袒护以色列,不仅将驻以色列大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还承认以色列对占领的戈兰高地的主权声索。长期以来,中东问题之所以积重难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秉持双重标准、拉偏架。
尽管美国针对伊朗采用了包括经济制裁的“组合拳”,但这并没有使伊朗低头屈服,反而激起了其强烈的反弹,双方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升级。短期内,美伊分歧难以转圜,“以牙还牙”的报复也只能使两国关系继续恶化,甚至不排除爆发军事摩擦的可能。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美伊冲突更像是一种常态,特别是放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历史中来看待,彼此很难将对方引入自己希望的轨道上来。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琼)近年,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领区内高校及其周边不时发生刑事、治安案件,部分案件涉及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