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军队士兵在调试皮卡车上的机枪新华社发
国际 纵深
利比亚又乱了。
自4日起,利比亚军事强人哈夫塔尔麾下的“国民军”向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不断逼近,试图从获得国际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手中夺取首都控制权。至8日,武装冲突已造成35人死亡,3400人外出逃难。
冲突爆发
在这之前,双方的对峙已持续很长时间。实际上,现在的利比亚就处在这两大势力的割据对立中:
民族团结政府获得国际社会承认和西部一些民兵武装支持,控制西部部分地区,包括的黎波里;“国民军”则支持国民代表大会在东部城市图卜鲁格另建政权,控制着利比亚东部和中部地区、南部主要城市及部分西部城市。
就在上月底,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杰与“国民军”领导人哈夫塔尔还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布举行会晤。
双方当时表示,有必要举行全国大选,以结束利比亚目前的状态,并同意采取措施保持国内局势稳定。
余音未散,冲突爆发。萨拉杰指责“国民军”违反政治协议,“背后捅刀子”,宣称将“更加坚定地”予以回击。
动荡不止
这样的冲突,利比亚人已经见得太多了。
2011年,美国联合多国以空袭政府军的方式支持利比亚反对派,强行推翻了卡扎菲政权。自那之后,利比亚局势陷入动荡。宗教、世俗、部族等势力纷争四起,武装割据,交战频发。
2012年7月,利比亚举行43年来首次国民议会选举。但选举后建立的政府十分脆弱,国家武装力量无法维护社会秩序,政府对各地区的掌控进一步弱化,东部产油区的割据武装甚至公开要求独立,试图独占原油开采利润。
2014年6月,利比亚举行新议会选举,国民代表大会取代国民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原先主导国民议会的宗教势力在选举中落败。
支持宗教势力的民兵武装继而攻占首都的黎波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等地,扶植任期本已结束的国民议会复会,组建“救国政府”,迫使国民代表大会及其组建的政府迁往东部小镇图卜鲁格。利比亚出现两个议会、两个政府对峙的局面。
此后,在联合国斡旋下,利比亚两个对立议会代表于2015年12月签署政治协议,同意结束分裂,共同组建民族团结政府。
然而,利比亚的国家统一并没有因此到来。尽管民族团结政府奔走呼吁,希望各派共同努力结束分裂局面、投入国家建设,但收效甚微。各自为政的状况并没有改善。
2017年3月,由于利益冲突和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利比亚局势进一步恶化。国民代表大会宣布民族团结政府为非法,利比亚由此陷入东部和西部两大政治势力对峙、国家统一与政治和解停滞的僵局。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长期内战导致利比亚极端势力滋生,“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趁机在该国招募新人,扩大地盘……
民众后悔
面对如今的局面,很多在2011年涌上街头欢庆“革命”胜利的利比亚民众感到后悔。一个段子在利比亚家喻户晓:“我们以为卡扎菲死后,国家会变成迪拜,没想到成了索马里。”
2011年10月20日,统治利比亚42年的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一个水泥管道内被民兵抓获并枪杀。
当时,西方国家领导人称赞利比亚人民选择“自由”“民主”,并承诺给予支持和援助。而如今,利比亚人看到的却是国家分裂、经济凋敝、治安每况愈下、生活举步维艰。
利比亚大学教授加利利·费图尔说,大部分利比亚人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初衷,是梦想拥有更多自由、共享国家丰富石油资源带来的财富。但“革命”后所发生的一切完全出乎他们的期待:良好的社会治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分裂和动荡,民众反而变得更加贫穷。“如果当时人们能预见到‘革命’走到如此境地,相信没有人会走出家门,加入推翻卡扎菲政权的行列。”
在医院工作的娜耶莉怒斥,2011年的“革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国际阴谋”。
“那些流亡在外的利比亚政客为了实现自己掌权的目的,不惜欺骗年轻人,煽动他们上街推翻卡扎菲政权。他们用年轻人的鲜血去实现自己的企图。”
美军撤离
最新一次冲突爆发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利比亚局势表达担忧,希望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升级。“军事解决行不通,只有对话才能解决问题。”
联合国定于14日至16日在利比亚边境小城古达米斯主持一场全国会议,希望能够绘制一份“路线图”,实现利比亚全国选举。
与此同时,美军非洲司令部证实,美军已将驻扎当地帮助打击恐怖分子、保护驻外机构的一支部队暂时撤出。
撤离的原因,是“利比亚安全局势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一项调查显示,由于担心“无协议脱欧”可能导致商品短缺,英国民众最近大量囤货以备不时之需,其中购买最多的商品是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