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开堇菜。
李花。
玉兰。
日本樱花。
二乔玉兰。
梨花。
文/图:莫非
时令总是不早不晚。说起迟到者,皆因我们有所期待。风吹枝丫,花落池塘。草木春分,万物清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何尝不是一本书的美好,纲目闪耀在草木之巅。如你所见,突兀的云朵停在树顶上,下不下雨谁都没有猜透。
我们往往对身边的植物熟悉到陌生的地步。花时间看看花,可以治疗忙乱与焦躁。沉下心来,不管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植物,都会浮现在眼前。植物带给我们的愉悦不可名状,却又是那么真切。在春天里,只要停下一小会,我们不认识的植物,说不定可以认出我们是谁。
北京城里最早开花的野生植物恐怕是早开堇菜,小小紫花高不过火柴棍,树下路边,墙根石缝,随处报告春来之消息。还有一种与早开堇菜容易混淆的堇菜科植物,叫紫花地丁,花几乎一样,很难区分,只是叶子伏地而窄长,花距向下弯(早开堇菜则向上),开花在早开堇菜之后10天左右。两种堇菜不乏相伴而生的巧遇,若对比不难识别。
菊科植物里的蒲公英,点缀在刚返青的草地里,金灿灿的,那是我们童年时不认识都难的小野花。也许,最不起眼的是阿拉伯婆婆纳,花冠蓝色或蓝紫色,直径只有4毫米左右,跟高大乔木泡桐是一个家族,都是玄参科植物。另一种玄参科植物是地黄,因其地下根茎为黄白色而得名,俗称却充满童趣,比如甜酒瓶、蜜罐儿、小鸡喝酒。地黄花形如小瓶子、小罐子,花被采下后吸吮,底部有甘甜。一种常用中药叫六味地黄丸,地黄就是其中的主药。
迎春和连翘是早春开花的灌木。迎春花瓣六出,嫩枝四棱。很多人把同样开黄花的连翘误以为是迎春,这是掠迎春之美啊!乔木里的花,玉兰、二乔玉兰、望春玉兰渐次盛开。少见的黄玉兰,羞羞答答不舍得开似的。常见的二乔玉兰是紫玉兰和玉兰的杂交种,花瓣外紫里白,故以三国美女大乔、小乔命名。与二乔玉兰明显的区别是,紫玉兰是灌木,可以说是玉兰(白玉兰)的小妹妹。中医药方子里的辛夷说的就是紫玉兰的花蕾,治鼻窦炎的名贵草药。如果你碰到小区和公园里开橙红色花的小灌木,十有八九是贴梗海棠,也叫皱皮木瓜,是蔷薇科大家族的“名媛”,花开如锦绣,紧紧裹着枝丫;叶发似碧玉,风中春光闪烁。与同属“中国四大海棠”的西府海棠相比,则显得居高临下,仿佛是海棠里的大小姐,即使躲在闺中,墙外依旧显赫。自古以来,花园里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往往比邻而植,取其“玉棠富贵”之寓意。
此刻,胡同里的梨花不管不顾地开了,跟谁也没打招呼。不惧寒夜,冷艳依旧。从花芽到盛开通常要两周左右。而一棵梨树的盛花期只有短短的三四天。花落之后,嫩绿嫩紫的新叶展开了,又是一树欣欣向荣之气象。梨树还是《诗经》记载的植物,我记住的至少有两处,一是《秦风·晨风》有“山有苞棣,隰有树檖”之句,二是《唐风·杕杜》有“有杕之杜,其叶菁菁”之句。檖就是山梨,杜乃杜梨。这两种梨树如今常用来做嫁接梨树的砧木。有不少人疑惑,梨花究竟有否香气。不管散文家和歌词作者怎么说,我可以老老实实告诉你,梨花几乎没什么香气可闻。自古以来,梨花带雨,不是譬喻,而是写实。梨花盛开之际正是江南多雨时节,长恨歌咏“梨花一枝春带雨”,苏东坡唱“一树梨花压海棠”,一正腔,一谐曲,各有春色。
与梨花相呼应,李花也不甘寂寞,说开也开了。李与梨与桃,同属蔷薇科大家族的重要成员。更多时候,桃李春风更近,不问十里百里。《大雅·抑》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足见中国认识和栽培李树年代之久以及道德情怀之素朴。李,也因老子姓李而著“名”。《史记索隐》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有论者以为老子姓老,所以尊称老子。若果姓李,就该尊为李子。其实,就算老子是李子,也一样不掩老子智者之荣光。一切最初之命名皆随天机而起。假如《诗经》写了“李之妖妖”,也没什么不妥,况且比起桃花,李花更繁更盛。而李花之素白,不输梨花不输雪。
说了梨花、李花,樱花也是当前的事。按照《中国植物志》的分类,樱花专指东京樱花、日本樱花,乃日本人选种培育所得,目前达600种以上的园艺品种。一些中国学者认为,樱花的祖先在喜马拉雅山区,后引种到长江流域,有2000年的栽培史,因而日本樱花源自中国。云南大理有冬樱花,11月至翌年1月开花,初开粉红,盛放深红,当地俗称“冬海棠”。已知的50多种野生樱花之中,38种产自中国,北京所见栽培樱花多数从日本引进。樱花和樱桃的区分常常令人不解,虽同为蔷薇科植物,却是两种植物。前者观赏,后者水果。诗人聂鲁达曾写过令少男少女们过目不忘的诗句:“我要在你身上去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情”,跟樱花早晚没什么瓜葛。单瓣樱花会结果,苦不能食,而重瓣者多数无结果。樱花与樱桃这一对表姐妹,一个命苦,一个嘴甜,都是春天里的尤物。
自然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书,每有华章,尽在草木之中。你的思索有多深,草木就给你多深的奥秘。万物花开,正是人类科学与艺术的源泉。撇开其中的隐喻不说,没有草木之落叶归根,山中泉水是涵养不出来的。青山是草木中的青山,绿水是青山里的绿水。如果没有草木,地球就是一大块岩石。“池塘生春草”,那是因为池塘周边是潮润肥沃之地。多识草木,涵养我们热爱和关注自然的情怀,不是无心插柳之举,必然有所收获。读读草木,沉浸于一片荒野之间,万籁寂静,心有所归;风有风声,鸟有去来。如此这般,等于就是读世界上“最初的一本书”,从中不难发现,人类的渺小,自然的博大。
2019.3.31西城东廊下胡同
新闻推荐
意大利返还的796件套中国文物回家!近20年规模最大 部分文物将展出
4月10日,在北京海关人员的现场监管下,文物由航班货舱卸下。新华社发综合新华社电4月10日清晨6:54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