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在刚刚闭幕的汉诺威工博会上,中国再次成为这场全球工业盛会的焦点之一,全球工业界的领袖和专家分享对中国的印象,关注中国给制造业和世界带来的变革与机遇。
德国“工业4.0”顾问埃伯哈德·法伊特说:“以前大家总觉得只能去中国生产简单产品,但现在已经完全摆脱了这种落后观念,很多企业都会把最新的产品拿到中国去生产,甚至是超前一代的产品。”
本届工博会以“融合的工业——工业智能”为主题,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新能源和交通等成为博览会的亮点。中国华为、海尔、航天科工等世界级大型企业的展区里,参观者纷至沓来;展区内的工作人员用德语、英语或者汉语耐心地介绍最新的技术产品,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
在华为展区,白色的5G新一代小基站备受关注,参观者里既有采购商,也有许多专业技术开发者。一位来自英国的采购商说,华为提供的5G覆盖解决方案很不错,中国有这样的企业,确实令人尊敬。
展会主办方德意志会展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科克勒介绍,本届工博会共吸引了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家参展商,中国参展商数量达到约1400家,仅次于东道主德国。
“我们需要和朋友一起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建立让双方都长期受益的合作,”本特说,“中国人对于新生事物的激情和进取精神,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
“十多年前来参加汉诺威工博会,有种朝圣的感觉,很多技术和理念都没听过,让人感到震惊。”一位中国通信行业参展商回忆说。如今,面对欧洲同行,中国企业多了一份自信和沉稳。携手合作是中欧企业间更多提及的词汇。
面对工博会上拥有百年积淀的老牌工业国家,中国的自信不仅来自华为、海尔这些世界级大型企业,也来自数量更加庞大、充满朝气的中小创新企业。
在机器人展馆的一处展位,一排排黑色的橡胶爪柔顺地开合,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一展品来自中国苏州的柔触机器人科技公司,一家由80后和90后员工组成的科技创新企业。创始人张帆曾在德国学习工作八年,后来回国创业。面对来自全球的同行,这位中国小伙自信从容。
“很多同行都来询问我们的技术,包括著名的雄克机械手也来了好几拨人,”张帆说,“我们都大大方方给他们介绍,大家到这里就是来寻找未来合作伙伴。”
“不担心未来竞争,因为我们带来的是全新的东西,整个展馆里独一无二的技术,未来这将会创造增量价值,而不是要替代谁。”张帆说,中国与德国相互尊重,按照市场规则自由合作竞争,一起为世界创造增量价值,这是最好的状态。
新闻推荐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2019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