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无题》,1958年,油画画布估价:6000万—8000万港元成交价: 1.15966亿港元
赵无极《15.02.65》,1965年,油画画布估价:7000万—1亿港元成交价:1.02298亿港元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2019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落锤。其中,由古根海姆美术馆释出的赵无极油画作品《无题》(1958)以1亿港元落槌,加佣金1.15966亿港元成交,超过8000万港元的最高估价。本次现代艺术晚拍中,共上拍并成交赵无极油画作品6件,拍得4.4亿港元,占总成交额一半。
该作品为赵无极上世纪50年代享誉欧美的“甲骨文时期”重要代表,最早源自曾代理赵无极的纽约库兹画廊,在1964年由原藏家、首任白宫法律顾问罗森曼伉俪捐赠予古根海姆美术馆,并由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达半世纪之久。
赵无极的黄金创作岁月
赵无极的父亲、银行家赵汉生先生,是最早的甲骨收藏家之一,赵无极自小受父亲熏陶,对古代文物产生浓厚兴趣。1950年代,赵无极远赴巴黎发展,他发表专著,向西方介绍此中国古代遗珍,更将之融入创作,开启步入抽象的“甲骨文时期”。
1957年,赵无极踏上其美国之旅,改变一生命运。他与推动抽象艺术不遗余力的库兹画廊合作,并和弗朗兹·克莱恩、菲利普·加斯顿及阿道夫·戈特列布等一众美国大师结为挚友。赵无极划时代地结合甲骨文及现代油画风格,其作品被众多重要博物馆典藏,在当时抽象表现主义的黄金时代中,成为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
过去30年来,在全球上拍的甲骨文油画当中,尺幅如本作能及100号画布 (160厘米宽)者仅有12幅,若兼备顶尖博物馆来源者,唯一先例只有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典藏作品《抽象》,该作于2013年12月在北京苏富比登场,以人民币8968万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此外,来自于赵无极的创作巅峰——“狂草时期”(1959至1972年)的《15.02.65》则以880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1.02298亿港元成交。
此作其色彩运用沧桑浑朴,源自甲骨与吉金上的镌刻铭文,有如青铜重器因千年洗礼而留下的岁月痕迹。画面线条锐利分明,蜕变自深奥难解、神秘莫测的远古文字,活力贲张的画面预示画家“狂草时期”(1959-1972)的来临。
上世纪60年代是赵无极“狂草时期”的巅峰岁月。这突如其来的创作狂潮,与赵无极于1957至1959年的寰球游历密切相关:50年代中期,赵无极凭借“甲骨文系列”在国际艺坛上初露光芒,成功走进全球战后抽象热潮的核心,但经历过第一段婚姻的破裂,使他毅然离开巴黎,遨游美洲和亚洲;此番行程,赵无极亲身感受战后艺术新浪潮之激荡,更让他邂逅毕生挚爱的第二任妻子美琴,二人闪电缔盟,种种崭新经历令他思如泉涌,重新回到欧洲时,他已养精蓄锐、深化扎根,直奔突飞猛进的黄金时代,谱出幅幅摄人心魄的狂草力作。
在三大拍卖行“TOP10”中独占5席
嘉德、保利几乎同期在香港举行春拍。据记者统计,三大拍卖行成交额前十的单件现当代作品中,赵无极作品多达五件。
除“TOP10”其独占5席以外,嘉德香港的现当代艺术板块的最高成交价也是赵无极以3700万成交的《01.03.99》。在此次春拍中,其7件作品过千万成交,总成交额超4.5亿港元。而其估价为2500万—3500万的《10.01.86》与估为6000万—8000万港元的《无题》,最终都以超估价一倍的6400万与1.159亿港元成交。
近年来赵无极的市场持续繁荣,赵无极应其好友、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所邀为当时新加坡莱佛士城所作平生创作尺幅最大的油画《1985年6月至10月》于201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4.5亿港元落槌,计入佣金后,成交价为5.1亿港元,刷新了赵无极世界拍卖纪录,也是香港艺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的画作。
然而大量赵无极作品在二级市场的出现,表明一批藏家正在集中释出他们的赵无极收藏。本场拍卖中的六件赵无极作品中有四件并未超过高估价成交,且场内竞价气氛较为一般,赵无极市场是否已触顶?这一点尚待观察。
新闻推荐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遗址和世界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邮政曾于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