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近照。
《牧马人》剧照。最近,湖南卫视热门综艺节目《我们的师父》中,四位徒弟跟随师父牛犇同吃同住三天两晚。牛犇被曝光住老年公寓,登上热搜。
很意外,选择怎样的自由养老方式,竟成为年轻人热议的话题。有网友就说,“对我来说,养老的问题,比生孩子的问题更实际,可以选择不生,但没法选择不老。”
牛犇,原名张学景,1935年出生于天津,著名演员,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北京华谊凯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艺人。
1945年拍首部电影《圣城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牛犇回到了北京,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龙须沟》,此后又去了上海,一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1982年,牛犇在影片《牧马人》中扮演牧民郭扁子,随后,又与张瑞芳、张翎飞共同拍摄了家庭故事片《泉水叮咚》;2014年2月出演《海鸥老人》,被提名为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12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2015年获得第十五届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评委会特别奖。2017年,牛犇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1牛犇竟然住养老公寓
节目中,发现84岁的师父住在养老公寓时,徒弟们流露出疑惑。大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老人应该跟儿女一起生活,才叫安享晚年,看着老人住养老院之类的,总是莫名觉得老人可怜,子女不孝顺。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养老院、敬老院都不是让人产生向往的地方。大部分老人都是抗拒去养老院的,即使工作忙,儿女也宁愿雇保姆或看护,把父母留在家中照顾。所以,大张伟很耿直地问牛老在这里养老的感受,牛老说他觉得养老,就是老年生活愉快就可以了。
接下来,参观牛犇的老年公寓,着实打破了大家的想象。一室一厅的面积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牛犇还带着徒弟们去老年公寓的公共食堂吃饭。老人们之间热情地打着招呼,人多热闹,不怕没有饭搭子。食堂饭菜很丰富,还有专门为糖尿病老人准备的菜式。另外,还有健身、打乒乓球、台球等各类老年人活动区域。
串门时,大家还发现牛犇的邻居,大部分都是同龄人,其中还不乏“大人物”。像住牛犇对门的,就是中国第一艘潜艇的艇长和爱人。挺有意思的是,有两家还是住在公寓后才成为亲家的。
2住养老公寓比住家里更舒心
牛犇是大家熟悉的著名演艺前辈,演了一辈子角色,曾获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生活中的牛犇身体健康,独立,爱臭美,爱吃冰淇淋,爱和年轻人交朋友,是个“萌老头”。他还跟徒弟们处成“哥们”。比如听说大张伟本命年,就要把自己去年穿的红裤头送他;在带领徒弟参观老年公寓时,牛犇就来了一句,“你们耐心地活着,这个地方等着你。”
谈及自己的养老选择,牛犇透露,其实家里房子挺大,但是他觉得住在老年公寓更舒心。这比家里小,也足够他一个人住,而且这里服务很周全,是在家请保姆也替代不了的服务。牛犇表示,“这里住着很多同龄老人,大家也有伴,可以经常串门,还一起出去旅游,一起搞搞文艺活动。”
据了解,牛犇住养老公寓,其实跟一起生活了60多年的老伴去世有关。在节目里,牛犇说,“住院时,本来想等她病好了带她来这儿享受一下,没想到我刚刚定好了这个地方,她去世了。”
3高端养老社区瞄准白发高知
节目播出后,很快有网友八卦,其实牛犇住的养老公寓价格不菲,采取的是会员卡费+年费制,光是会员卡费就要上百万,每年还要交几万年费。根据住房面积大小,价格还有不同。如果需要护理的话,还要另外付费。种草的网友感叹,“打扰了,住不起!”如果有这个经济条件,老了会选择住这样的老年公寓吗?会同意让父母住老年公寓吗?这样的话题也在网上引发热议。
去年7月有关该养老公寓的新闻中就透露,入住的1500位老人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8%,29%拥有中高级职称,百余位是获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和离退休干部。会员中不乏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书法家、画家、导演、歌唱家等各类艺术文化方面的专家。牛犇老师就刚刚成为该公寓会员。
(宗禾)
新闻推荐
刘强东深夜发内部信:京东物流去年亏超28亿 快递员降薪只为生存下去
4月15日凌晨,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发布内部信,称公司绝对不会取消配送员的五险一金,会对大家的未来负责;取消配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