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怡
要说令人感到困惑的外来语音译词,波西米亚算得上一个,它不是“沙发”那样实体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东西,本身的词义也在文化中经历了流变。
在淘宝搜波西米亚,关键词大多是长裙、沙滩裙、凉鞋,常见设计元素包括蜡染印花、流苏、绳结,充满浪漫、流浪感,同时也是某种意义上廉价的代名词。从最初的起源来看,波西米亚原本是古中欧国家,曾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王国,随后成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省,现在位于布拉格等捷克中西部地区。19世纪的法国正处于某种资本主义的盛世,当时的巴黎人审视外来者的角度与如今的我们颇为相似。“波西米亚人”这个称呼让当时的巴黎人联想到四处漂泊的吉普赛人,他们是不受传统束缚的外来者,自由散漫,可能有偷窃、肮脏等恶习,却能带来某种神秘启示。在这种居高临下同时希望借助其摆脱庸常生活的审视目光下,“波西米亚”逐渐演变成一个文化概念,指艺术家、文人或表演者过着自由漂泊、居无定所、不受一般社会习俗约束的生活,拥有与外在社会格格不入,或因与社会价值迥异的习性,而放逐自我的生活习惯与性格。
19世纪的巴黎人波德莱尔,这位“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也以波西米亚人自况,从令人感到惊骇的贫困者“拾垃圾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模糊地反抗着某些东西,又面对着飘忽不定的未来,“他发出伟大的誓言,颁布崇高的法律,要把坏人打倒,要救助受害者的事业;在那像华盖一样高悬的苍穹之下,他陶醉于自己大智大勇的气概。”诗人是和妓女一样出卖着什么的职业,“充当伪君子,装作高贵,却祈望成为作家而出卖我的思想……看那个波西米亚女人,那就是我的一切。”本雅明评价波德莱尔,“懂得文人的真实状况:他们好像是一个闲逛者走进市场,说是到处看看,实际上是寻找买主。”
自我陶醉于宏大理想与愿景,实际上时时刻刻想要卖掉理想换钱,现代人不是原生的波西米亚人,是那个审视波西米亚人的巴黎人,努力为当下的996编造出意义来,自由与浪漫是合理化自己缺乏自信、退缩在模糊的理想背后的借口,摒弃传统是竖立靶子制造对立来寻求自我合理性的途径。不信你看,淘汰掉煤气灯,全世界都变成了19世纪的巴黎,“煤气灯亮起来了。司灯人穿过拱门街挤满建筑物的通道和夜游症的人群,把幽暗隐晦的街灯点亮。玻璃顶、大理石地面的通道,豪华的商品陈列、赌场、玻璃橱窗……人群的面孔幽灵般显现,他们焦灼、茫然、彼此雷同,拥挤得连梦幻都没有了间隙。”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和西班牙研究人员在一块来自原始小行星的陨石中,惊奇地发现了一极小块“彗星碎片”。新发现有望为探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