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秀政
交会既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扶持中小企业出口、让成千上万“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不管是以往参展企业,还是参加本届春交会的本地企业,大家普遍认为,充分利用广交会平台,抢占发展商机,拓展国际市场,自主品牌越响亮,拿下订单更有话语权。
在本届广交会上,记者听到不少本地参展企业说,企业展位人气旺不是偶然的,而是企业多年来深耕拼搏,打造品牌不松劲的最好诠释。透过广交会这个广阔平台,开拓了企业的视野,广交了国内外朋友,建立了战略合作。更主要、具体的是,通过广交会不仅拿到订单,打响了企业自主品牌,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这在具有自主品牌的制造企业兼具出口企业来说,更有说服力。
多家传统外贸企业也认为,每年春秋两届的广交会,一些渠道少,实力小的进出口企业,首当其冲迎来客户减少、订单减少等被动情况,直接的后果是这些企业生存发展也面临困境。有的企业因为积极应对不力,或改行或关门二者兼而有之。“作为经营近20年的外贸进出口企业,从决策层到管理层,大家深刻反思之后,义无反顾地找到突破口只能是走品牌立企的发展之路。回想起创立品牌的初创时期,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不用多说,现在走过来一看,当初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与毅力,是不会走到今天的。正面企业市场压力,想方设法拓展国际市场,以前是今后也是的一个策略。因为市场是充满变数的,企业因变而变是顺势而为的做法。”本地一家进出口企业的副总经理何先生说。
一家参展企业认为,大企业从小企业发展而来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了,拥有的发明专利并转化成企业成果,知识产权也就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在开拓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将不断得到体现和增强,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波动中赢得主动。
本地一家企业老总告诉记者,该公司产品几年前出口日韩等国家多以贴牌形式,后来发现贴牌的路子并不好走,企业走过深度调整期后,发现企业自主品牌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尝试成功后,适逢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沿线众多国家地区的纷纷响应,企业产品也借助自主品牌走向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北部国家等,企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也积极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竞争力。企业自主品牌走向世界,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目前,企业出口与国内市场的比例是6:4,企业通过广交会这个平台广交中外客商,今后,也继续借助广交会这个大平台,扬帆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7日电“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赞美“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