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监管工作的通知》,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生产企业的产品申报、生产和宣传提出了要求。通知明确表示,各疫苗企业严禁进行虚假、误导宣传,不得以所谓“高端苗”“高效苗”等名义对养殖场自主采购疫苗进行夸大宣传,不得以任何理由故意贬低政府采购疫苗质量,干扰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该文件的发布引起了行业内的许多关注。政府采购与强制免疫本是一体配套的。强疫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而配套的政采疫苗是为养殖户提供免费的工具,从而不至于强制要求养殖户自己掏钱增加逃避免疫责任的概率。
初衷无疑是好的,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大部分养殖户的免疫意识提高,同时疫病变得更加复杂,疫苗质量的国家标准有时已无法满足养殖场的需求,而单纯询价方式的采购导向又使得竞标企业无暇顾及质量恶性压价,久而久之失去养殖户的信任。这为市场化“高端”苗的出现提供了土壤。以口蹄疫疫苗为例,“市场化”的口蹄疫苗虽然高达12元/头份,但大型养殖场宁愿选择它。
该文件会对疫苗行业产生什么影响?笔者有几点猜测:
一、政采疫苗质量和服务提高,还是市场苗质量和服务降低?文件推出的本意当然是为了提高政采苗的质量和服务,但实际上未来企业的产品质量是就高还是就低是一个未知数。就高企业参与政采不划算,就低则让市场和用户没有选择,不利于行业发展。
二、对于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彻底取消政府采购的猜测成了空。解读一下文件原文就不难看出,政府采购还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只是采购方针会调整,可能会更实用。
三、强免品种的市场苗是否会消失?众所周知正因为存在质量差异,才使得市场苗有存活空间。倘若同一个批文下产品质量差异被抹平,市场苗恐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实际情况是,单纯由政府来评价和选择产品显然不够客观,政府不可能考虑到每一个养殖场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市场苗还会继续存在。
四、同类产品出现分级,企业有取舍地参与政采。笔者认为文件约束了同一批文下产品的质量差异,这样做虽说让政采苗有了质量保障,同时也可能会对产品创新、产生抑制影响。但企业可能在产品结构上做分级,有取舍地参与政府采购。
五、虽然文件是针对强免疫苗的,但对其他品类疫苗也有约束作用。圆环、伪狂、腹泻等常用疫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宣传的“内控”抗原含量一个比一个高,或者在原有的产品批文下任意加“变异株”,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文件的推出或许有利于遏制这些动物疫苗行业乱象。□王之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张星通讯员李上彪)近日,在抽调干部和街道土地整备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君子布河4号桥排水渠最后一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