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是孤独的,总试图从人群中寻找温暖,以此抵御心灵的严寒。被称为灵魂作家的周国平最近出版了《敢于孤独的勇气》,向世人展现了都市中的心灵隐居。
“当你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书中,周国平从幸福、自我、哲学、人生、爱情、生活等六个维度,诠释了他对生命的认知和态度,涵盖了他对人生与哲学的感悟,展现了他独到的人生智慧。字里行间充满文学与哲学的美妙。他在带领读者去审视那些直面灵魂问题的同时,也引导读者重新思考自己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让我们能够持续保持丰富的内心、敏感与活跃,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价值;也让我们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里,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的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结合体。什么是孤独?在本书的开篇,周国平写道:“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一句话道出了孤独的真谛。周国平说:“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愿选择孤独。”这种独辟蹊径的理解,让人对于孤独的感受特别的强烈。
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生活节奏,与时空融为一体,看尽人间百态。周国平说:“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现代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虽然住上了大房子,但是灵魂的居所却住着疲劳的心灵。周国平提到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人们的幸福感和物质有一定的关联,人不可脱离环境妄谈幸福,但是当人们丰衣足食之后,再继续增加物质的供给,幸福感并不能相应地成比例增加。它们之间的曲线发生了分离。说到底,幸福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金钱的功劳。
褪去城市风情万种的表情之后,孤独的人总有一丝落寞存在心底。有些孤独甚至是如影随形、深入骨髓的。周国平说,真正能忍受孤独、享受孤独的人,内心是敏感而丰富的。只是想把自己伪装起来,享受片刻的宁静,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有时候开车到了楼下,也不愿意下车,而是坐在车里享受这一刻的宁静,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和情绪,然后从容的进入家门。孤独是一场修行,是对自己灵魂的洗涤、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畅想。享受这种属于自己的时刻,可以天马行空的放飞思想,也可以凭窗观看落日星辰,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就这样发发呆也挺好。
孤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欲望,是没有找到幸福的满足。这是个欲望膨胀的时代,恰恰每代人的欲望都在膨胀,反而我们的欲望被抑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无论与谁为伴,都无法剥离内心的独立包装。在周国平看来,绝大多数的人不是没有得到幸福,而是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认为,人的精神满足,是获得幸福的最终源泉。而这和物质欲望的满足,显然不可等量。只有超越欲望的层面,才能对幸福的价值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早年间,大学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通过这句话,便可看出周国平在当代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文字常常提及人生、孤独、美、超脱、幽默、天才、死、婚姻、女人和男人、幸福和痛苦、自然与生命、时间和永恒等深刻话题,而这些话题往往都是我们在人生路上不得不面对的。如今,周国平写作已三十年有余,他的文字历久弥新,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所喜爱。
新闻推荐
对于我来说,阅读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尤其喜欢意味深长的经典短文,因为它能够让人明白事理,给人带来思考和启迪。戈壁的胡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