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到来之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姐妹们闲暇之余欢聚一堂,庆祝自己的节日。
给小宝宝输液仿佛在米粒上绣花。
许多护士是90后女孩,还没有结婚,可是她们对孩子的关心仍然像“妈妈”一样体贴入微。
在重症监护室,给小宝宝洗澡、称重、喂奶……所有的事情都由护士来完成。
检查小宝宝的黄疸数据。
一排排的保温箱里,小宝宝瘦弱的身体与呼吸机、监护仪等相连。他们的体征指标显示为变化的数字,牵动着每一位医生、护士的心。采写:本报记者刘联
摄影:本报记者赵梓
据一项新研究的数据显示,新生儿听到母亲的声音有助于保持睡眠。
然而不幸的是,有个别小宝宝一出生就需要住进“箱子”里,听不到母亲的声音;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简称NICU)他们有很多“妈妈”。
“宝贝,你的表现真棒!咱们继续加油,这样就能早点见到妈妈了!”在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值班的护士正轻抚着保温箱里的小宝宝鼓励道。
“这是一个32周的早产儿,体重仅2.0公斤,肺发育不成熟,合并严重肺炎,出生后呼吸困难需要上呼吸机,已经20天了仍难以脱离气管插管呼吸机,导致反复肺部感染,肺损伤严重。”护士长“妈妈”亲自特护,给宝宝做吸痰、翻身、拍背、生活护理。
监护室里的这些小宝宝一出生就比普通孩子多吃了很多苦,这里收治的都是危重新生儿,包括严重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早产出生、体重极低超低的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因为有了这群“妈妈”们的陪伴,才有力量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今天是护士节,也是母亲节,祝福这些“妈妈”节日快乐。
新闻推荐
街谈5月12日是母亲节,来自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九成大学生知道母亲节时间,超九成记得母亲的生日、年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