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玉龙图/春鸣
5月12日,一辆油罐车行驶至河南濮阳县307省道康庄村路段发生事故,大量燃油发生泄漏后,遭附近数十名村民哄抢。5月13日,濮阳警方称,现场人太多,实在制止不了,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制止哄抢。警方称,罐车泄漏的是柴油,现场已处置完毕,事故正在调查处理中。对于群众哄抢事件,警方也将进一步处理。 (5月13日 新京报网)
根据网友拍摄视频显示,现场数十名村民提着各种容器,疯狂打捞泄漏的燃油,场面壮观。很显然,这些人哄抢柴油的做法是不怕死之举。路面泄漏的柴油已经影响路面行车安全,村民聚集哄抢柴油,有滑倒的危险,而一旦柴油遇明火爆燃其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散油被抢走或收回家,或再次出售,又极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而根据相关法律,哄抢已触犯法律,依据其情节轻重,可受到罚款、拘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惩罚。
从情理来讲,交通事故对于当事人来讲,本就面临着巨大的损失,而哄抢又意味着“雪上加霜”。加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哄抢者的做法岂不更令人心寒。
此前媒体多次报道在交通事故发生现场的哄抢,要减少此类哄抢现象,法律亮剑是核心。去年10月17日,一辆满载橘子的辽宁籍大货车发生追尾事故在陕西洋县就地售卖,部分橘子被人偷拿哄抢。当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抽调了10名干警成立调查组,行政拘留盗窃橘子违法人员5名。
正如媒体所言,对此类事件做到“有抢必抓”,使哄抢者尝到法律的味道、拘留所的味道,就能发挥强烈示范作用。
新闻推荐
■丛林梅城陶然居小区去年通过业主投票表决,解聘了旧物业并选出临时代管新物业,但数百万元电梯维修基金至今仍由旧物业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