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红组织小区孩子开展“少年军校”活动丁山海摄□本报记者丁山海
从军27年,家住亚运城社区的潘建红,两年前从海军部队中校转业至大龙街道办事处工作。虽然离开了部队,但潘建红始终割舍不了那份军人情结。他在社区组织开展公益“少年军校”活动,组织社区的少年开展军事活动。这个社区“少年军校”从开始的五六名队员发展到近百名队员。每个周末的早上,孩子们穿着自购迷彩服加入训练的队伍,“少年军校”的活动成为了小区的一道风景。
少年强则国强
同大多退役军人一样,在离开部队回到地方的那段时间,潘建红也非常不适应,总觉得茶饭不香,周身不爽。这时,听话懂事的儿子看穿爸爸的心思,一天,他突然对爸爸说:“爸爸,我来做你的兵,我的几个小伙伴特别崇拜你,也想做你的兵,你继续带兵吧!”儿子的这句话,激起了潘建红的热情,他决定组织儿子和小伙伴们开展军事活动,这就举办社区“少年军校”活动的由头。
潘建红从网上购买了几套少年军服,开始带着儿子和他的四五个小伙伴在社区一块空场地进行军事操练。整齐划一的队列,响亮的口号,社区“少年军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后来潘建红儿子的一个班的同学集体加入。
随着队伍的扩大,原来社区的场地已不够了,后来他们转战到亚运城综合体育馆群众活动广场。同时,越来越多的孩子的家长也参与“少年军校”组织和保障工作。
“熊孩子”“懒小虫”华丽变身
由于队员越来越多,潘建红就开始将队员按模拟连、排、班进行设置,模拟连长、排长、班长由队员轮流担任。潘建红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锻炼学生的自信心、胆量、临场表达能力,改掉睡懒觉的习惯。同时,通过消防自救和野外生存拓展知识的学习,来锻炼和提高孩子的健康体魄及自救常识。
虽然是一个自发的社区活动,但潘建红一点也没马虎,他精心设置了教学内容、训练计划,其中包括:队列训练、队列指挥、体能训练(拨河、跑步、滚轮胎)、野外拓展训练、军体拳;应急处置训练(消防知识、灭火器材的使用)等等。
小淇是“少年军校”的队员,曾在家里被爸爸称为“小懒虫”。通过社区“少年军校”锻炼,如今小淇从不睡懒觉,每天早上不用人叫就按时起床。小淇自理、自立意识的增强,让小淇的爸爸欣喜不已,他认为孩子的变化都是“少年军校”带来的,从此他也积极参与这一社区公益活动,成为“少年军校”坚强后盾。还有一些平时在社区爱捣蛋的“熊孩子”,通过“少年军校”的锻炼,其自律和团队意识明显增强,一个个转变成为好孩子、好学生。
开办“国防大讲堂”“国学大讲堂”
在开展军事训练的同时,潘建红还十分注重对孩子们国防知识方面的教育。为此,他专门举办了“国防大讲堂”,邀请专业军事教官系统讲解军史、武器大全、成功战例等,通过一个个小事故,将大讲堂办得生动活泼,深受孩子的喜爱。通过一场场的国防课,增强了孩子们的国防意识,也加深了对军队、军人的认识和了解,不少孩子都表示,长大要成为一名军人。
同时,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潘建红还邀请一名学生家长开办了“国学大讲堂”,开展了国学系列活动。通过国学活动,使孩子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礼、孝、善、德的意识深植于孩子的心中。从而使孩子知道应该树立怎样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树立怎样的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从而激发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深受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
石楼镇亚运城社区退役军人潘建红自发组织开展社区公益“少年军校”活动
新闻推荐
漫画:赵耀中●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允许将符合再制造条件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