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源本报记者 蓝业佐 摄
■人物档案
姓名:黄思源
年龄:26岁
单位:万江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
从警3年,黄思源共受理和参与立案500多宗电信网络诈骗案。
黄思源说自己工作时间不长,做的是最普通的工作,这次获评“反诈精英”,“非常意外,受宠若惊。”
受立电诈案500多宗
初见黄思源,给人感觉冷静寡言,目光犀利,直觉敏锐。他擅长运用技术手段破案,具有超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黄思源1993年生,老家在广西南宁,2016年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毕业后,成为万江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今年是他工作的第3年。从警以来,黄思源积极参与多起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2017年12月开始,他被抽调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专班,负责侦办电信诈骗案件。
“接警后第一时间,帮助被害人采取止付冻结手续,及时挽回损失,并及时登门走访,耐心细致地安抚和开导受害人,深入获取案件线索。”黄思源说,这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5月,他在侦办一个重大电信诈骗团伙时,连续熬夜作战,通过串并排查,终于将该团伙人员架构、作案规律、生活轨迹全部摸排清楚,为成功摧毁该团伙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由于电信诈骗案侦查周期长,办案难度大,每当案件侦破,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黄思源告诉记者,虽然他工作时间不长,但前后经他手受理和立案的大大小小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已有500多宗,目前很多还在侦办中。
侦办电诈案充满挑战
黄思源说,在他受理与立案的案件中,种类不一,诈骗方式和手段多样。“像冒充公检法、网上交友、投资收益等,这些都很常见,受害人被骗金额巨大,有些从头到尾都不知道是怎么被骗的,很多受害人来报案时,情绪非常激动。”
黄思源坦言,电信诈骗案件的侦办工作充满挑战性,电信诈骗方式变化多样,会涉及许多行业领域的知识。因此,他也在不断拓宽自己的侦查思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黄思源表示,获评“反诈精英”,意味着大家对他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让他更有信心,也会更努力地做好接下来的工作。
新闻推荐
和静钧从处罚的阶梯效应上看,内部整改的震慑效力,弱于来自外部的处罚;民事罚款的震慑效力,要弱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震慑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