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今日国际 > 正文

《少年赫比》:真实的力量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5-24 09:12   http://www.kcqsx.com/


作品中,露西·格拉斯是一个有着火红色卷发的女孩。

赫比的表哥克利夫体格壮实。

赫比头脑聪明却不善运动。

《少年赫比》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的作品。

■理读

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1948年创作的《少年赫比》是一曲天真少年的成长之歌,作品围绕纽约布朗克斯区第五十公立学校的赫比和他的父母、姐姐菲丽霞、小女友露西、表哥克利夫、宿敌伦尼、校长高斯等人,以马尼托夏令营生活为重心,讲述了一个个抓人的故事。它融合了幽默、爱情、秘密、梦想、冒险、犯罪、救赎等元素,章节一环扣一环犹如连环套,情节摇摆起伏恍若过山车,可以一口气读完。它亦具有动人的力量,足以给人留下悠长的回味,许多章节可以拿来当作精致的短篇细读,有的是少年之间细微的恋爱描写,如《茶会》;有的植入了深刻的命题,如《升级日》中赫比面对“够朋友”与“犯错”、“够朋友”与“诚实”的两难抉择;有的则是对成人世界某种复杂行为的嘲讽,如《高斯先生的胜利演说》。

将丰富的元素集合在一个少年成长故事的框架中,并使它如此扣人心弦,赢取读者对于人物的喜爱与怀想,《少年赫比》对于现实世界的洞察十分透彻。

文:沄坛

(一)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书中着力塑造的11岁少年赫比——他头脑聪明却不善运动,爱吃甜食,是一个胖小子;做任何一件事都讲求合乎情理,至少要说得通;他有极其可贵的天真,譬如梦想当一名天文学家,希冀通过寻找新的星星来赚钱;他经常吃小女友露西的醋……赫尔曼·沃克对于男孩赫比心思的描写幽默而有趣——对于姐姐经常出卖他这件糟心事,“他像苦行僧一样默默忍受,坚信只要满了21岁,就能永远摆脱这些困扰”;升级考试作弊被赶出教室面壁思过,“他觉得自己年轻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对坏小孩的挑衅,他说话会模仿大人,故意弄错语法规范来吓唬人,却因经常模仿过于夸张而暴露心虚;每晚入睡前幻想在“地下宫殿”里与“地下皇后”露西接见群臣;夏令营被分到不喜欢的小组,面对伦尼的挖苦,“赫比觉得伦尼的话句句有理,自己简直是个可怜虫,不配活在世上”……这类让人忍俊不禁的描写俯拾皆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赫比。不光如此,作者同样工于直接描绘孩子们的共通心理,比如“少年时代的情绪,就像春日的天空一样变幻无常”;比如“11岁的孩子习惯于大人的极权专制,他们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权威,什么是狐假虎威”;再比如“孩子们眼中的年龄差别,就跟大人们眼中的收入差别作用一样,提供了一种固定而简单的身份分级标准”。作者还善于在对话中凸显孩子特有的心理,比如赫比和露西第一次见面吵架搬出各自的爸爸海吹;赫比和表哥克利夫饿到不行却囊中羞涩时,互吹自己能吃多少,赫比说:“我能吞下一个三明治——中间夹一头象和两头乳齿象”。我们可以瞥见作者对于少儿心理准确、真切的把握,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描写散落在文本中,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二)

其次,作者将赫比的成长置于广阔的世界中,并不局限在儿童世界,赫比见识了成人世界的种种欺诈、虚伪,感受到人情冷暖。成人世界的一类代表是校长高斯先生,这是一个扎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为了让孩子参加他的夏令营,他亲自家访极尽吹嘘;他在夏令营中为了欺瞒家长进行各种安排;他活用孩子的共同心理来安排夏令营的活动,以便于管束并服从于他的威严;面对赫比辛辛苦苦赚取的零钱,他以赫比无法拒绝的理由拿来募捐……但就是这样一个“可恶”的人,赫比最终隐约觉得他也是一个苦命的人。人物的复杂显示了文本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让读者觉得真实可感。作者善于通过儿童世界来折射成人世界,并幽默地总结具有智慧光芒的处世经验,在赫尔曼·沃克笔下,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有很多相同之处,譬如《荣膺“垃圾将军”》一章,化妆间的小演员们眼瞅着其他学生卷入繁琐愚蠢的礼仪活动而自己得以幸免,暗自开心,作者写道:“这是人间少有的一件乐事”;还如,在马尼托夏令营,男孩子们都不知道“马尔迪格拉斯”的意思是什么,胡乱猜测,屡遭轻视的赫比说出了正确意思并得到辅导员赛德叔叔的证实,以伦尼为首的男孩们却把他排斥在聊天之外,作者写道:“他犯了错误,一个在成年人和男孩子们中都不可饶恕的错误:他竟然比领导者还要高明”。还有对现实世界一些现象独到的专有名词概括,比如马尼托夏令营中的“皇家骑士团”;以及最为精彩的、花费一章大书特书的“高斯式胜利”,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阿Q正传》中的“精神胜利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赫尔曼·沃克在美国海军驻太平洋的舰队服役,《少年赫比》中的此类描写无疑带有他军队生活的影子。当然,成人世界不全是恶,也有与孩子站在同一战线的杂工埃尔玛·比恩。这同样真实地反映了少年成长所面对的世界的斑斓、复杂。

(三)

最后,在《少年赫比》中,尽管赫比不停遭受来自伦尼和以高斯先生为代表的成人制造的灾难,尽管赫比总是陷入这样那样的打击——太胖,不会运动,被轻视,被露西瞧不起,被冠以难听的外号……但我们不担心。因为我们总能发现赫比一次又一次反败为胜、化险为夷。是的,在赫比身上有一种乐观坚强的天性,以及勇于改变自身处境的渴求与行动。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会积累这种积极暗示,会潜移默化地吸收这种力量。方卫平在《中国式童年的艺术表现及其超越——关于当代儿童文学写作“新现实”的思考》中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能够带我们从生活的"现实"进入生活的"真实"”,对于儿童文学,“"真实"的童年则是指我们看到一种童年生活现在的模样,同时更从中发现它最"应该"是的模样”,“这"真实"揭示的是对儿童和儿童文学来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童年精神”。那么,这种童年精神难道不包括坚强、勇敢的乐观精神吗?是的,《少年赫比》抵达了这样一种真实。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都市男孩的成长故事,却与生活在当代中国的北京男孩故事那么相似。105岁的文坛大师赫尔曼·沃克书写自己的童年和城市,更书写永恒的少年与成长。

住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11岁胖小子赫比,在学校、街头和乡村夏令营经历了种种冒险和遭遇。

他聪明但不擅运动,他是老师的宠儿却笑料百出。他和“对手”伦尼——一位学习垫底、帅气高大的运动健将之间,充满着男孩子间的较量与博弈。他暗恋露西,这个红头发的、铁石心肠的女孩,是所有折磨11岁小男生的女孩们的化身。凭借着聪明才智,赫比的发明让他在夏令营上大放异彩,赢得了露西的青睐。但赫比的大胆行为也让他卷入了父亲公司的危机。赫比以孩子的勇敢和机智不但化解了自己和父亲的危机,也将成年人世界的虚伪击碎了。

■赫尔曼·沃克简介

当代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普利策文学奖得主。1952年《凯恩舰哗变》的出版与获奖使沃克一举成名,《战争风云》与《战争与回忆》两部小说则获得了《纽约时报》的高度评价。作为这位105岁文坛巨匠唯一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少年赫比》是他的另一座文学高峰。美国文坛总是把这部半自传式的成长小说与马克·吐温的经典之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相提并论,对其赞誉有加,其中一些篇章多次入选美国小学课本。

新闻推荐

头条 又见美式霸凌! 美国将制裁“北溪-2”天然气项目

据新华社电美国能源部长佩里21日放话,美方“不久”将制裁俄罗斯与多个欧洲国家合作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俄罗斯政...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少年赫比》:真实的力量)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